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对还是错?

2023年12月03日 05:40:041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对还是错?

是的,不错,表现了智慧,和劳动人们辛勤。

蜂这首古诗赞扬了什么?

1、蜂这首古诗赞扬了蜜蜂的勤劳和辛勤劳动。 2、因为诗中描写了在繁花盛开的季节里,蜜蜂们穿梭于花间采集花蜜,并把美妙的春光工作变成了甜美的蜜饵,充分表现了蜜蜂勤劳孜孜的形象。同时,它们不忘回馈自然界,以自己体力的消耗去授粉,这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有关自然的感悟。 3、从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以延伸出对于小动物的保护,以及勤劳努力追求事业的精神上的启迪。

赵州桥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和什么?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该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桥长50。82米,跨径37。 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蜂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蜂》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蜂》的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蜂古诗鞭挞了什么的人?

《蜂》赞美了辛勤的劳动人民,鞭挞了不劳而获的人。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

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这首诗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体物工妙,词近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语言叙述中不尚辞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辅以言深。

蜂的古诗是什么?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

表现对青春的渴盼之情的古诗?

湖上杂诗【七言律诗】 【清】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蜂古诗的寓意是什么?

蜂罗隐的古诗解释

罗隐的《蜂》的意思是: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顶,蜜蜂都占有了极其美丽的风光。蜜蜂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这到底是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蜂》是一首咏物诗,用“蜜蜂”象征“劳动者”,表达了诗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的怜悯之情。

《蜂》

罗隐〔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古诗蜂的诗意是什么?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古诗《蜂》的全文是什么?

古诗《蜂》的全文是;

作者: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是的全文讲的是,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表达诗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和对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

扩展资料;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