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是白居易几岁写的?
十六岁,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几岁写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写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白居易时年十六。
这首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类似,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工整,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多之严,因此“赋得体”这种类型的诗文向来佳作不多。
根据记载,白居易这一年自江南入京,拜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就有这首作品。
起初,顾况看着年轻的白居易说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米价很高,想定居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是用白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意思是要在京城生活下来是不太容易的。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意思是能写出这样的诗,那么在京城生活是没什么困难的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几岁写的?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是他在贞元三年(787年)在安徽苻离所写,此年他16岁。白居易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住苻离。他从小刻苦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16岁时所写《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名句后来名扬四海,白居易18岁入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谒见大诗人顾况,顾始见其名便笑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待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声赞美,由于得到当时大诗人顾况的好评,从此进入仕途。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诗词大意平原上繁茂的野草,每年枯萎、繁盛一次。野火烧不尽它,遇到春风吹拂它又生长起来。远处的芳草蔓延到古代留下的道路上,阳光照耀下的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边远的城市。又一次送朋友远去,心中充满象茂草一样的离别情意。
白居易几岁写的池上?
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白居易63岁。
池上
白居易 〔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赋得古草原吟留别,是白居易几岁写的?
写作背景:是他在贞元三年(787年)在安徽苻离所写,此年他16岁。白居易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住苻离。他从小刻苦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16岁时所写《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名句后来名扬四海,白居易18岁入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谒见大诗人顾况,顾始见其名便笑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
待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声赞美,由于得到当时大诗人顾况的好评,从此进入仕途。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草是白居易几岁写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写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白居易时年十六。
这首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类似,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工整,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多之严,因此“赋得体”这种类型的诗文向来佳作不多。
白居易写《草》时有几岁?
相传白居易写草的时候是十六岁,这首诗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的习作。赞扬了草坚强,顽强的精神。希望帮到你
全诗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梦旧是白居易几岁写的?
《梦旧》是白居易十五六岁时写的
唐朝诗人白居易,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十来岁就能写诗了。十五六岁那年,他拿着自己的诗集到京城长安去拜见顾况。
当时顾况是有名的大诗人,他刚开始看不起这个无名小辈。没想到翻开诗集的头一篇,顾况的眼睛亮了,腰也直起来了。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竟然禁不住拍手称赞:“好诗,真是好诗啊!”顾况用赞赏的目光看着白居易,心中油然产 生了对少年诗人的喜爱。
从此,白居易经常得到顾况的关照和扶持,在长安住了下来,更加勤奋地写诗,终于成了唐朝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草全文什么意思急啊?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话文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暮江吟是白居易几岁写的?
巜暮江吟是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此时白居易50岁左右,是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