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古诗原文朗读?
画松
唐 ·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
《画松》古诗原文及翻译?
画松
[ 唐 ] 徐夤
原文
涧底阴森验笔精,笔闲开展觉神清。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
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
画松古诗注音版?
画huà松sōng
画huà松sōng一yī似sì真zhēn松sōng树shù,且qiě待dài寻xún思sī记jì得de无wú。
曾céng在zài天tiān台tāi山shān上shàng见jiàn,石shí桥qiáo南nán畔pàn第dì三sān株zhū。
原文:
画松
[唐]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南松古诗?
描写南山松的诗词: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李白
我来南山阳, 事事不异昔。 却寻溪中水, 还望岩下石。 蔷薇缘东窗, 女萝绕北壁。 别来能几日, 草木长数尺。 且复命酒樽, 独酌陶永夕。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明堂松古诗?
1、前两句是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 意思是: 有棵大松树高百尺,粗十围,生长在低洼寒冷的涧底。 2、原文 【原文】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鹤松古诗?
鹤松有关古诗,例如:
松鹤
作者:戴叔伦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
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
作者简介: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华山松古诗?
您好,华山松
唐·杜甫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天阶夜色凉,树木阴郁浓。
露华浓不滴,翰墨重于中。
华山松,八千年。
一枝独秀,万木难攀。
不羡百花飞,但愿天长安。
此诗描写了华山上的松树,用诗人独特的笔触表现出其高峻、刚强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华山之雄、松之刚的独特风貌。同时,诗人对华山松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咏松古诗?
《涧底松》
白居易 〔唐代〕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鸟古诗?
春风几树石楠开,谁采灵芝去不回。
彭蠡水分双港落,匡庐云度五峰来。
钟沉古寺僧初定,月堕长松鸟自哀。
堪叹昔人携酒地,断碑无主卧苍苔。
小松古诗?
《小松》杜荀鹤 〔唐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长满松针的小松树长在深草丛中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