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寒食节选,古诗? 字画结合的古诗?

2024年02月22日 20:13:391

寒食节选,古诗?

唐代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字画结合的古诗?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诗词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寒食节古诗4句?

关于寒食节古诗4句有唐代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描写寒食节的古诗?

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如下: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2、《临江仙·暮春》

(宋)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译文:

客居他乡,看尽鸿雁的北往和燕子的南来,而故乡的消息茫然,不禁惆怅满怀。

整个春天都在惦念家乡,人已憔悴有谁怜?于是只好在这落花时节的寒食夜以酒浇愁。

听说江头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恳切地像是要送他的归船返回家乡。

这条曾送他离乡又送他归去的水路,是他最为之情牵梦萦的。最后,他设想登上归船,听着春雨打着船篷,看着将别的断桥边上的疏柳淡烟,充满别离之情。

描写寒食节古诗两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 / 寒食日即事》唐 · 韩翃

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野望吟》唐 · 白居易

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寒食野望吟》唐 · 白居易

4.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 · 苏轼

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

寒食还陆浑别业

唐代: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寒食

唐代: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唐代: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节相关古诗五言绝句?

寒食

唐 · 沈佺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古诗寒食节是于哪位故人有关?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关于青团和寒食节的古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四句?

偶题

  唐代: 裴廷裕

  微雨微风寒食节,半开半合木兰花。

  看花倚柱终朝立,却似凄凄不在家。

  寒食节有感

  宋代: 汪莘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寒食节有感

  宋代: 汪莘

  江南儿女尚多情,为爱芳晨载酒行。

  幸自不知惆怅事,鸟啼花落是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