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写借月抒怀的古诗?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有哪些借月抒怀的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子夜吴歌·夏歌》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水调歌头借月抒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澈。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那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是所作。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然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诗人与胞弟苏澈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诗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借月抒怀的句子?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借物抒怀的古诗初三?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8、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9、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自创借月抒怀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借月抒怀的诗句?
苏轼 《中秋月》
原文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全文解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几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关于几句借月抒怀的诗句有:
1.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古诗词中借月抒怀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词中借月抒怀的诗句有:
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借月抒怀的诗句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唐代〕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首诗写于总章二年(669年)到咸亨二年(671年)之间,可以与《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江边送别诗相互参证,都是王勃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鉴赏: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