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忆江南》等。
代表作《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方的甲骨文?
第一种写法。甲骨文“方”字的字形结构与甲骨文的“亥”字非常相似,都是保持立杆垂直画圆的意思。甲骨文“方”字的意思是立杆垂直的情况下,画出标准的正圆即可获得准确的测天数据。
第二种写法。即在立杆垂直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画出标准的正圆,就不能获得有效的测天数据。
第三种写法。即在立杆垂直的情况下,如果画圆失败了,则不可能获得任何的测天数据。
关于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梗罚盾核墉姑堕太乏咖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 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传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竹里馆》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
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姚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
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2. 王维的诗歌与精神
王维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前期诗歌,富于进取精神,讥刺贵戚宦官,谴责纨挎子弟,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游侠意气,情调慷慨激昂,充满浪漫主义豪情。后期诗歌,因世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
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如《汉江临泛》一首,从大处落笔,状写襄阳一带的壮丽山川,气势雄浑,意境空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成为千古名句。
又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他的山水田园诗,作物精细,状写传神,色彩鲜明如画。
又语言清新凝炼,含蓄生动。王维除诗作优美外,又擅画,为当时著名画手,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评极为精当。 其他了解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关于王维的生年,至今尚是一个谜。两《唐书》本传都载王维享年61岁,《新唐书》云上元初卒,《旧唐书》说他“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也说王维卒于上元二年,清代王维研究专家赵殿成《右丞年谱》即断王维卒于上元二年七月。
根据卒年61岁推算,则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与大诗人李白同年生。但王缙为王维胞弟,官至宰相,两《唐书·王缙传》皆载王缙卒于建中二年(781年),年82岁,推之则生于武后久视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
今暂从赵殿成《右丞年谱》与陈铁民《王维年谱》,定王维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卒于上元二年(761年)。 王维的籍贯,也有争议。
关于春节的诗歌创作?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迎新年,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饮酒的诗歌创作背景?
《饮酒》的诗歌创作背景为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
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风格?
刘禹锡性格豪爽倔强,他的诗歌风格也是清新俊朗,刚毅奔放,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他这方面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后来续写的《再游玄都观》等。
刘禹锡是二王刘柳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辅佐唐顺宗李诵,推行永贞革新。因改革触及各方的利益,受到打压迫害。革新运动失败后贬谪到远方州县,十年后才被召回。
《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上面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召回京城后游览玄都观时所写。他借此诗讽刺抨击朝廷里新起来的当权者,这些新贵又将他和柳宗元等再次贬谪到偏远地区。
又过了十三年,刘禹锡才被召回京城。他看到朝廷里那些官僚大多都不在了,回想自己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感慨万千。于是借重游玄都观,又写了一首诗。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意思是,你们这些当权者死的死散的散,我刘禹锡命大,贬谪二十三年又回来了。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刘禹锡那种不服输的性格和诗歌的锐气锋芒。
但是我们要说,刘禹锡还写了不少的山水田园诗,他像陶渊明和王维一样,也有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一面。这种现象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散文《陋室铭》上看出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阅金经,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是刘禹锡贬谪安徽和州任通判时写的。他以山水起兴,记叙了自己身处陋室的情趣。陋室里苔藓爬上了台阶,青草也伸进了窗户。
它没有都市里车水马龙和丝竹管弦的嘈杂,更没有文件案牍需要处理。这里远离尘嚣,好像是陶渊明诗歌里的另一个世界,仿佛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
李白浪漫主义诗派的诗人,所以李白的是是有浪漫色彩的,飘逸豪放的。但李白的诗歌风格也是多样的。
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基本成就?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
郭沫若生平的诗歌创作理念?
1《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
《女神》之后,郭沫若又创作了大量诗作:《星空》(创作于1921-1922年间),《瓶》(创作于1925年春),《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这一时期的创作,已经显示出与《女神》时代诗作不同的特质,从中可以了解郭沫若诗风的转变。
2《星空》形象体系与女神一致,缺少早期诗作那种时代的激情,但技巧趋于圆熟:结构更严谨,语言更凝练、含蓄,感情也更深沉。如《星空》、《冬景》等。
3《瓶》是爱情诗,是这一时期时代苦闷在爱情上的投影,但仍较多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意识精神。如《第三十七首等》。
4《前茅》和《恢复》标志着郭沫若诗风的转变。他的诗中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还有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但过于让诗歌充当政治的“留声机”和让个人充当“口号人”和“标语人”,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关于诗歌创作原理的诗句?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