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诗歌鉴赏?
先找到借物抒情的句子,而后根据诗句中的物来找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五人行兄弟情诗歌?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月十日诗歌鉴赏?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
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
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
薰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
注释
幽人:隐士,幽居之人。
微行:散步,缓缓行走。
薰风:夏天吹的东南风,或单指南风。
“腐草”句;出《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季夏即五月。
赏析
这首五律,写夏日山居情怀,写得格高意深,是韩淲集中佳作。诗虽然是律体,但不拘泥于一般律诗讲究的起承转合,也不强求声韵对偶,一意流转,整散结合。韩淲是江西诗派中诗流传下来最多的作家,存世诗作达二千六百多首。他的诗接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较大,但也有不少诗另走偏锋,不以锻炼生拗为能,转向和婉清淡,这首《五月十日》可作代表。
诗层层关联,自然展开。首联写夏夜初临的情况。时当初十,月亮早早地升起,照在林子里,一片光明。随着月亮的升高,又渐渐照着了低处山涧的流水。这两句观察得很细,用语也十分精到,不殚精竭虑,难以写出。首先,诗给月亮所下的定义就很适合初十的月亮,因为是大半个,既不是圆的可称为轮,也不是弯的可称为钩,所以别出心裁称之为片。月亮照着树林,清光如水,诗人又用了个“生”字,既给月光以主动性,又刻绘出天渐渐黑、月光渐渐亮的过程,与《庄子》“虚室生白”及张九龄诗“海上生明月”有同工异曲之妙。对句写山涧,更令人叫绝。月亮升高,仿佛是沿着流水而上,出语很新;月亮高了,照的角度不同,所以先照到林木,后照低深山涧。通过这两句,境界全出,人们读着,自身似乎也沐浴在月光中,与诗人同赏这无边月色。
在这样的月景中,诗人在做什么呢?第二联逆回,说自己幽居深山,独自一人,在这美好的夜晚,步出山寺,赏月闲行。这联在时序上应该与上面对换,诗人因为步月,才发现和感受到上联所说的美景,但是如果先出此联,诗便显得浅露无味;同时有了上联写景,这联写人方能突出诗人本身的品格与趣味,加深了情韵,这是诗人谋篇高明的地方。元方回评说“三、四亦幽淡”,清查慎行评价此联的特点是“流丽自然”,都是因此而发。
五、六句说晚上山中,南风阵阵,使人感受不到夏天酷暑的暴虐,贫穷人家特别喜爱晴天。这两句在结构上只是乘思绪所在,随手而出,有些像近代所说的意识流手法。诗中的“野处”、“贫家”都是指自己,切合此刻步月山中的心情,山中无暑,月光皎好,他自然觉得“偏宜夏”、“不厌晴”。但是这联是对句,例当分写两事,否则便成合掌,因此,乍一读来,觉得上下阻隔,令人莫名其妙。因而尽管方回在《瀛奎律髓》评中推许说“五、六新美”,清冯舒还是批驳说“‘贫家’句凑”,意思是接得不合情理。清纪昀也批评说:“第六句细思不甚可解。”对此,清许印芳特作转圜,释道:“五、六须合看,又须从对面推勘。凡夏晴必热,城市无林泉避暑,其不宜夏可知。富人多肥腻柔脆,最畏烦暑外蒸,其厌晴可知。野处贫家则反是。此等事理,浅近真实,有何难解?晓岚(纪昀)呆讲本句,故觉其凑而不可解耳。”许印芳解释,有助于人们理解本诗,但诗作到需要人们如此推敲索解,显然落入下乘。这联与前四句比,确实过率。
尾联继续抒发感慨。第三联是以普通的心理代指自己的心理,这联便专门拈出自己的感慨,同时借助景语来表达。薰风吹鬓而加一“老”字,便表现自己叹岁月消逝、没法与自然景观共存的心情。“腐草见飞萤”是点眼前所见,又接应了题目,用《礼记·月令》句,明点月份。
这首诗,前半段即景抒情,后半段寄情于景,没有作过分的雕琢,自然精妙。因此纪昀赞说:“风格遒上,意境不凡,结有人不能化之感,寓意亦深。”
求五首外国亲情诗歌短些?
世事沧桑话鸟鸣 /沃伦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我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木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己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
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
雨中的家 / 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葡萄牙)
雨,雨又落在橄榄树上。
我不知道这个下午为何又下雨了
既然我的母亲已经离去
不再走到露台上看雨
不再从缝纫中抬起眼睛
问我:听到了吗?
我听到了,母亲,又在下雨
雨滴打在你的脸上。
金色花
泰戈尔
《新月集》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致我的母亲》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
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
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
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
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
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
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
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
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
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
爱抚
妈妈,妈妈,吻吻我吧,
我要更多地吻你,
直吻得
你看不见别的东西。。。。。。。
蜜蜂钻进百合里,
花儿不觉得它鼓动双翼。
当你把儿子藏起,
同样听不见他的呼吸。。。。。。
我不停地注视着你,
一点也没有倦意,
你眼里出现一个孩子,
他长得多麽美丽。。。。。。
你看到的一切
宛如一座池塘;
但只有你的儿子
映在秋波上。
你给我的眼睛,
我要尽情地使用,
永远注视着你
无论在山谷,海洋,天空。。。。。。。
大学生五律自创友情诗歌?
心知我心, 我们不相忘,
同窗三年情深意长,
火红的太阳已升起 迎着金色的阳光,
我们已经感到特别有力量。
虽然我们像浮萍一个样,
漂泊在漫漫的水面上,
只要你还有我昂首阔步去开创,
成功将永远伴随我们。
我心知你心 ,我们不相忘,
别后友谊地久天长。
远航的汽笛已鸣响,
面向浩瀚的海洋,
我们已经变得分外的刚强,
虽然我们像小草一个样,
漫布在茫茫的原野上,
只要你还有我携手并肩去追求。
幸福将永远属于我们。
写一首抒情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五句?
十八岁,迈进成人的队列。责任担当肩上扛。
丢掉童话,把现实擦亮。
诗歌鉴赏题:(5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鉴赏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直接用飞鸟意象者29首,间接用者13首,总计42首。这些飞鸟意象的渊源,可追溯至《国风》、《离骚》、《庄子》、《山海经》。《国风》中的自然物象,多用以起兴;《离骚》的美人香草、俊鸟恶禽,多具象征意味,或以之刺激奸邪,或以之寓己高洁之志;《庄子》中的飞鸟意象,则多寓示不同的精神境界。而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则三种意义皆有:他时而以俊鸟如凤凰、玄鹤寓其高洁之志和现实追求;时而以高鸟如鸿鹄、海鸟寄其逍遥之梦;时而借孤鸟寒鸟起兴,写其孤苦之思。各种不同的飞鸟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侧面,最终建构了阮籍复杂、矛盾的多重人格。《咏怀诗》第一首云:“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徘徊”二字,既为八十二首《咏怀诗》奠定了基调,也反映了阮籍和其他竹林名士共同的人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