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阅读答案?
李清照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扁”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15.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旨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6分)
答案:
14.答案:BC(B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C词人在上片中表现的是哀情,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
15.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2分),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3分)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1分)
诗歌阅读方法?
首先说明一点,这里的诗歌专指现代诗,古代诗歌的鉴赏后面有专门的专题来讲解。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蕴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
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现代诗包括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音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
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现代诗的阅读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要知人论世。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
2要抓住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最后一节。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面朝大海,春
暖花开”就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作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闻一多《死水》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3.要分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诗人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形象,是诗人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如余光中的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人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4要知晓抒情。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即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
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月……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古戏楼诗歌?
古戏楼
芶世阳
朗读者--陈季衢
我仰望
不是高山流水
不是蓝天白云
我仰望一座古戏楼
那是一道与古镇相伴的风景
川剧的锣鼓声传得很远
四乡八村的人都听得见
山间小道上
腾起一条条火把的长龙
扶老携幼的村民
朝古戏楼奔去
把历史当故事看
戏有多长
好奇心就有多长
如今的古戏楼孤独而又寂寞
像一位老爷爷
向过上过下的人们
讲述从前的故事
临江仙辛弃疾阅读赏析?
临江仙·钟鼎山林都是梦
辛弃疾 〔宋代〕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无论在朝为官,还是隐于山林都是幻梦,何必为宠辱得失自我惊扰(皆要宠辱不惊)。只愿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冰雪之诗句,以此悠闲过一生。犹记得小时候,窗外风雨两人同宿夜语的手足情谊.送行路上牵挂前方不知有谁继续陪伴你。山色青翠如黛眉秋水如同镜子清澈无波。
诗歌的阅读方法?
1、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2、掌握常用的赏析术语。
3、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4、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古代诗歌阅读技巧?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2.古诗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普希金经典诗歌阅读?
致凯恩 --普希金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想,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著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微笑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於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时在我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中秋 古岛 诗歌?
中秋胡芦岛夜起
郑孝胥 〔清代〕
天开辽东湾,海献胡芦岛。通塞岂有数,营此恨不早。
何来海上客,负手睨苍昊。驱车涉惊潮,蹑屐下峰杪。
舞鸥翩相迎,击浪忽群矫。水母大如轮,拦视旋弃掉。
冈峦纷离合,酾海作数道。西北如列屏,开场对浩渺。
千载置不顾,得之出意表。长堤截怒涛,可使变城堡。
预期十年后,楼观郁相抱。层冰虽触天,到此荡如扫。
向夕云密布,疏雨凉袅袅。宵深梦一觉,吼啸颇相搅。
开门月未坠,飞雪捲秋缟。群山正弄影,倒浸参与。
洛神疑欲出,绝世凌缥缈。清寒不可当,仙骨嗟已老。
救时独悲愤,后著苦难好。却思归楼中,酣眠直至晓。
古树昏鸦诗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临江仙再用前韵辛弃疾诗歌鉴赏?
非常不适合再次使用前韵辛弃疾的诗歌进行鉴赏。因为鉴赏诗歌不能仅仅依赖于韵律对前人诗歌的臆想,更要考虑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经历和对诗情的把握等多方面因素。此外,对于历史上的诗人和诗歌要持有一份敬畏之心,不应轻易拿来滥用。如果我们要进行诗歌鉴赏,可以从当代诗歌入手,从中挑选一些精彩的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以此增进自己对于诗歌的欣赏和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