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凉州词 王之涣古诗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二、古诗原文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文解释】
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词语解释】
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诗文赏析】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三、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是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因为第一任抄写员的失误 加上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已确定全诗原为: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沙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现在教科书中的版本都是不正确的 其实第一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是有悖地理常识的
四、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谢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七言绝句。王之涣的代表作。凉州,唐
代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凉州词,是唐代乐府的曲名,其曲今己失传,其词
却流传至今。诗中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
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对朝廷不关心戍边士卒的生活,不给他们以温暖,
含蓄地提出批评,同时对戍卒的艰苦生活、思乡情绪表示深切的同情。这首
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运用委婉曲折的讽
喻手法,创造出悲壮苍凉而又韵味深远的意境,成为千古名句,为人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