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古代诗歌及赏析全部写出来?

2023年11月02日 12:55:141

古代诗歌及赏析全部写出来?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3、声与色的结合(绘形绘色)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4、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

5、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古代著名诗歌?

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阳关漫道,大漠孤烟。离别之酒,惆怅三叠。千言万语尽在酒中,只愿蒙蒙的细雨为君洗去途中的征尘。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

烽火连天,狼烟四起。古来征战,几人回还,不如痛痛快快畅饮,纵然化为泥土,也要拼一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易安杯中之酒,蕴含了世间太多的情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愁思,绵绵几时休?孤寂身影伴着晚风,不知让多少人跟着一起默默无语,悄然泪流。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喝醉后挑亮油灯观看宝剑,往事历历在目,梦中回到了当年的营垒,一觉醒来,耳边接连响起号角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把酒言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丢掉一切心头重负,痛快的畅饮一杯酒。任凭古往今来多少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借酒浇愁,大醉。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此刻的离愁别绪如风卷浪拥,不可遏止。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

诗歌赏析例题及答案?

读《春 雪》,回答问题: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

⑴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解析“惊”字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2) “却嫌”、“故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

绿诗歌赏析及讲解?

《绿》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杨煤子的一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对人们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诗中大量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写和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价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忧虑,呼吁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整首诗写意清逸,抒情深沉,堪称杨煤子的代表作之一。

汉乐府最著名的十首诗歌及赏析?

  汉乐府最著名的十首诗歌: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长歌行、白头吟、十五从军征、上邪、古歌、古艳歌、陇西行。

   《白头吟》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有人认为是卓文君写的,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王立群说:“郭茂倩所著《乐府诗集》当中记载的《白头吟》绝非卓文君所写,这是两首五言诗,但西汉中期不可能产生这么成熟的五言诗。”这首诗以一位女主之言,塑造了一位性格爽快,恩怨分明的女子形象。徐师曾 评价:“其格韵不凡,托意婉切,殊可讽咏。后世多有拟作,方其简古,未有能过之者。”

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意义?

诗歌鉴赏是语文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要想做好诗歌鉴赏题,就必须要学会读懂“诗家语”。

那么,什么叫诗家语?

所谓诗家语,就是诗歌的语言。它通常具有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抒情性等特点。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读懂这些语言。我们就不能品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也就难以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

我们该怎样去理解诗家语呢?

一,了解诗歌语言含蓄凝练的特点。

诗歌的语言含蓄。所以往往言近旨远意在言外。一般来说,很多诗歌都用少量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这样做就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的空间。

然而,也正是这一点,让诗歌的语言变得更加的含蓄。所以,它的凝练和含蓄。往往表现为一个普通的词,包含很多联想的意义或者隐含的意义。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诗歌的含义。

比如:空山新雨后,这个空字,表现的是雨后青山的空寂旷远。

隔夜黄鹂空好音,这个空字,就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

死去元知万事空,这个空字,就是指空虚,不包含任何东西或没有结果的。

所以,在不同的诗句当中,同样一个字,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诗歌语言。

二,了解古代诗歌语言文言与变形的特点。

古代诗歌语言脱胎于文言文。所以它具有文言文的文言性。 于是,文叶文的相关现象,也可能在诗歌当中出现。

同时,诗歌为了对仗和押韵,有时有必要在文字上有所变动。他在语法上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他的目的是为了形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所以,要读懂诗歌,就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比如,弦弦掩抑声声思,这个思字,就不是思念的意思。而是悲伤的意思。

比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运用了省略动词与介词的方法。

三,了解古代诗歌语言抒情与暗示的特点。

诗歌语言的意义在于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止单纯在于外在事物。所以鉴赏的时候,就要了解他的抒情和暗示的特点。从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内涵。

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也更白,为什么?月无处不明,但故乡的月更明,为什么?原来都是因为忆弟思乡。

诗人以这种幻境作为真境,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些诗歌语言的抒情和暗示的特点。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情感。

古代诗歌南浦的意象赏析?

古诗中的南浦是一种意象象征,就像传统文化的梅兰竹菊一样,因古人常用,也集体认同就确定下来了。南浦在古诗中多指水路送别场地,像陆路送别的灞桥一样,寓含离别之意。屈原《九歌 河伯》中有名的诗句“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就是这个用法。

临终作古代诗歌赏析答案?

《临终作》是袁陟的自挽诗。此诗从墓地风光写到吊唁友朋,再写到将与他灵魂朝夕相伴的松月,特别对生前爱听的山泉声表示极大的留恋,全诗抒临终之情,其心态平和,沉静,无一般人临终前的凄凄惶惶,悲悲切切之态,表达了作者峻洁的人格和面对死亡时达观超旷的乐观精神。

原文如下:青霭千峰暝,悲风万古呼。其谁挂宝剑,应有奠生刍。皎月东方陨,长松半壑枯。山泉吾所爱,声到夜台无。

有关物候的诗歌及赏析?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出自唐代郑愔的《春怨》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注释

褰(qiān)1.揭起:“子惠思我,~裳涉溱”。2.古代称套裤。

罗幌:luó huǎng 注音: ㄌㄨㄛˊ ㄏㄨㄤˇ 释义 1. 丝罗床帐。

赏析

  郑愔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春怨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一句诗歌及赏析?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