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己创作的诗秋天?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喜欢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喜欢自己创作吗?
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相比,我更喜欢古诗词。
1. 古诗词流传了成百上千年,至今仍广受喜爱,足以说明古诗词受欢迎的程度。
换句话说,古诗词是经历过长河的荡涤,流传到现在的,符合经典的特质。
我们和古人带着同样的情感,诵读同样的古诗词,古诗词成了我们当代人和古人联系的文化纽带。
现代诗歌相对来说,历史就短得多,在历史厚重感上来说,稍显不足。
2. 古诗词语言精炼,寓意明确深刻。
古诗词篇幅不长,但是字字珠玑,古诗词中蕴涵的意象,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还让我们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有些现代诗写得相当好,表达出了我说不出来的意味。但是,还有一些现代诗,读了以后不知所云,没有感觉,不知道说的是啥,不解其意,这样就很难让我喜欢。
3. 古诗词富有音律美,朗朗上口。
古诗词讲究对仗,讲究押韵,读起来有音乐的美感,也愿意读。
有些现代诗,写起来更自由,在对仗和押韵方面没有古诗词那么讲究。
4. 古诗词有一定规则,有规律可循。
对于现代诗,我不太懂,不知道有什么规则要求,或者是随心所欲地写?有时候读起来,不知道读的是不是现代诗。对于古诗词来说,比如宋词,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有规则反而更容易辨认或者创作。
其实,如果说歌词也是现代诗歌的话,或者把歌词也纳入现代诗歌范畴的话,我还是非常喜欢现代诗歌的,遇到好的歌词,我甚至沉迷其中,如醉如痴。
很多歌曲,听起来曲调优美,很好听,最终让我反复听的,反复回味的,常常都是由于歌词。
创作倒是很喜欢,但是限于自己的水平,创作的数量比较少,质量也令我汗颜。
自己创作的赞美英雄或烈士现代诗?
朗诵诗: 我们尊崇的就是你! —— 献给中华民族抗日的英雄们 A 从懵懂的孩提时期就知道了你, 你的形象就是小人书、连环画和露天电影片上那样高大无比。
英雄的字眼,从此在我的心头挥抹不去 故事中你的每一个情节,都成了我们童年模仿的游戏 穿梭在大街小巷,抓汉奸、打鬼子,玩一个痛快淋漓 模仿小兵张嘎顶着一支荷叶,拿着一支木头手枪,一头扎进清亮亮的白洋淀水里,去体味你们当年在老区流传的事迹 光着小屁股和“胖墩”摔跤,只为了把胖子摔倒,哪顾得上一身水和一身的黑泥 谁家的门前挂一块“光荣军属”的牌子,他家的孩子在我们中间就有无上的牛气 谁要是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啊,在我们的眼里那是最奢侈的宝贝最神圣最珍奇 我们幸福着大眼睛“潘冬子”的幸福,我们勇敢着“两个小八路”的勇敢,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小块“根据地” 小的时候,不懂思考,只会崇拜,总觉得戴上一顶大人的帽子扎上一根大人的皮带,就扮演了你,就成为了你 英雄啊,你是我幼小心灵中的至爱! 英雄啊,你赋予我茁壮成长的真正涵义! 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抗日诗篇 送战友编歌壮行保国家 穿上征袍擐盔甲,志强男儿保国家。
今日相聚要开怀,共商大计闯天下。
共君一夕话,明日各天涯。
纵然惜别总有时,相约再会在松花。
先建根据地,军民共一家。
同仇敌忾抗日寇,联合义勇把敌杀。
三江出奇兵,辽东跃骏马。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
祝君捷报传,盛于五月花。
振臂高呼我必胜,鸭绿江边饮战马。
”
创作春联要自己创作的?
自创一副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欢欢喜喜迎新春。
刘勰诗创作?
刘勰关于创作构思和艺术想象的理论观点。《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亦为创作论之总纲。刘勰认为,创作构思的过程是一个从物到情到辞令的过程,此过程的总体特征是“物与神游”。作家之“神”既与外物共游,又与辞令交融;既能思接千载,又能视通万里。
而创作构思的难处则在于处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刘勰提出三点:
一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二是以博见夔贫,以贯一拯乱;
三是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研阅穷照,驯致怿辞;还要知道言语的局限性,做到“笔固知止”。
表明自己的志向创作一首咏物诗?
初唐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创作关于屈原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纪念屈原的
创作关于智的诗?
智不如愚,辩何如讷,大巧又何如拙。
螳黠蝉痴,鹤长凫短,总是一番消歇。
逝者如斯,挠之不浊,止水本来明澈。
君试看、云散天开,现出自家秋月。
谁种得、白云黄芽,交梨火枣,不怕北风吹裂。
头上簪花,手中拍板,稽首金银宫阙。
见说麻姑,高骑鹤背,载酒过门相谒。
便呼童、拗折松枝,扫取一庭残雪。
二七塔上创作的诗?
童年曾经让我(欢乐幸福),现实生活欢声笑语的世界早已离我远去。
物以稀为贵诗的创作背景?
稀为贵意为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创作背景出自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
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