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谁?

2023年11月12日 18:17:341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谁?

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除金院本之类的戏曲作品未见流传至今的实证或记载传说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有,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元好问的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古代诗人谁最浪漫?

古代诗人中,有许多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以下是几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1. 杜甫(唐代):虽然杜甫以其现实主义诗歌著称,但他的诗歌中也充满了浪漫主义元素。例如,《月夜忆舍弟戍》一诗表达了他对兄弟之间深厚感情的怀念。

  2. 王之涣(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苏轼(宋代):苏轼被誉为“文学泰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一次充满激情的爱情故事。

  4. 李清照(宋代):李清照是一位多产且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柔美而闻名。她的作品中也融入了许多浪漫主义元素。

  5. 辛弃疾(南宋):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豪放和激情。例如,《青玉案·元夕》描绘了一幅月下赏花的美丽画面。

这些诗人的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是谁?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史上最帅的文学诗人是谁?

诗以唐代最盛,盛唐诗人以李白,杜甫最为有名。李白为浪漫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世间最聪明的童话诗人是谁?

《世界上最聪明的童话》是2010年01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武林。

孟浩然最崇拜的诗人是谁?

陶渊明,他的归园田居,对山水诗人影响很大

什么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大学生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1923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诗人的是谁?

2019年3月21日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威廉·巴特勒·叶芝,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

诗人中的诗人是谁?

诗人中的诗人是指埃德蒙·斯宾塞。

埃德蒙·斯宾塞(1552年-1599年1月1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

他多次使用一种怪异的语言语音模式和废弃不用的古词汇,以增加作品的乡土气息。正是斯宾塞的理想主义,对美的热爱以及精美优雅的诗文韵律,使他成为“诗人中的诗人”。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诗人大杜是谁?诗人小杜是谁?

诗人大杜是指杜甫。诗人小杜是指杜牧。

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称,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他们在诗歌文学创作方面的造诣非常高,他们都是唐朝人,也正是因为他们和很多优秀诗人的出现,造就了唐朝诗歌的巅峰时代。

李白(公元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元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杜牧(公元803年-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有《泊秦淮》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