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之夜的诗歌?
1、《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除夜太原寒甚》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全文诗句如下: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翻译】: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3、《除夜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句如下: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翻译】: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4、《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翻译】: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翻译】: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你写过哪些除夕之夜的诗歌?
这是我2020除夕之夜偶感而“诗”的“诗”,略有修改。
《原创.春晚》
自古傲雪赞红梅,
秋尽冬去迎春归。
源远流长中华史,
祖国母亲添新岁。
窗外飘雪寒风吹,
室内举杯笑语随。
家国同庆共此时,
酒不醉人人自醉。
正值盛开春晚会,
群英荟萃争相追。
大家同唱一首歌,
共祝祖国盛世回。
山坟诗歌?
山坟有关诗歌,例如:“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出自: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译文:生前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构筑庐舍,死后坟头上应该是秋色萧索。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从来没有写过什么谈封禅之书。
丫山诗歌?
南陵别儿童入京(据传此诗专门描写丫山)
作者: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吟山诗歌?
1、望岳唐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题西林壁宋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3、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4、终南山唐代:王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译文5、咏华山宋代:寇准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关于山的诗歌?
有关于山的诗歌如下: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
踏山虎诗歌?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
春山望月诗歌?
《春山望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作品。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
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春山望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
春山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捧起山泉,月影闪烁在手掌间;拨弄山花,香气渗透着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作者:
于良史,唐代诗人。曾为徐州、泗州、濠州节度使张建封从事,官至侍御史。约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前后在世。其诗选入《中兴间气集》。《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登鲁班山诗歌?
独上危楼望,窗棂四面开。
山光吞日月,松气卷风雷。
变幻浮云态,登临作赋才。
一声钟磬发,尘虑寂于灰。
三衢山诗歌?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