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诗歌鉴赏?
1.《望海楼》是唐朝大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较为著名的七绝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优美的山水景色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境界及精湛的写作技巧。2. 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海边的某高楼上,远眺远处的山水景致,其中运用了“楼前花似锦,台上日如梭”的精美描写,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好造化给人带来的良好心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恋旧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怀。3. 这首诗是唐代水墨画家王维的名作《山居秋暝》的仿作,但诗人在运用典故和艺术上都有自己的创意和体现,从而使得这首诗真正成为了一首独立的经典之作。
闲望吴融诗歌鉴赏?
闲望
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赏析:
吴融年轻时曾离开家乡越州入长安求仕,在长安建有新居。诗歌前四句用自描手法写景,通过对周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着力突出一个“闲”字。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构成一幅美丽的山野风景图。诗人着眼于细小景物的描写,突出宁静、美丽、和谐。雨是点点滴滴,花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明丽。诗歌以“狂飞”写蛱蝶爱芳草,以“稳睡”言鸳鸯的惬意,用词形象而贴切。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山隐居之所,词句之中充满抛离故园的懊悔伤感。
东山望海诗歌?
《东山望海》
明·胡承烈 。
万峰高处任凭栏,大海东流纵目宽。
碧石如屏山有壁,远帆入画水无澜。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胡承烈登山望海时有感而作,诗中所写之地正是如今的山东日照。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现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和岚山办事处,市域面积53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0公里。
皮日休鲁望春日诗歌鉴赏?
原文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裕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诗题: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鲁望,陆龟蒙字鲁望。诗题是说,陆龟蒙当此春日常到野外去寻幽览胜,而我却因病闭门,不能外出,于是便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皮日休与陆龟蒙是朋友,熟知陆龟蒙的日常生活状态。所谓“鲁望春日多寻野景”, 应是陆龟蒙写信写诗告诉他的。
首联: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野侣”,乡野的伴侣。是指陆龟蒙的朋友。“期”,预约。 “幽事”,这里指(陆龟蒙)寻幽览胜。要之,这一联扣紧题目“鲁望春日多寻野景”,说陆龟蒙在乡野有许多朋友,随 兴出游,用不着事先约定,碰到谁就是谁了。这随兴出游啊,一半是为了欣赏乡野风景,一半是为了作诗。(文人雅士的春游,少不了要写诗的!)
颔联: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裕从披趁肉芝。
“乌纱”,在唐代,凡用黑纱制作的帽子都称乌纱帽,还不像后世那样特指官帽。而与皮日休交往时,陆的身份就是个平民。 “岸”,高耸。 “穿竹”,穿越竹林。竹有筋节,故称“筋竹”。 “白裕”,白色的夹衣。春天气候冷暖不定,故须穿夹衣,即今所谓春秋衫。 “从”,任从。上句用“任”,下句用“从”,二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趁”,追随。 “肉芝”,即肉灵芝。 “趁肉芝”,是根据地面植物生态的蛛丝马迹去跟踪寻找肉灵芝的意思。 这一联,仍然是说陆龟蒙“春日多寻野景”。当然,是想象之词。
颈联: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蠹书”,被蠹虫蛀蚀过的书,较为古老。 “升”,古代的量器暨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几升”,相当于几斤。 “菰米”,江南水乡的特产,菰类植物的种子,棕褐色,形状比米粒长大。 这一联仍是对陆龟蒙“春日多寻野景”的想象。读书,下棋,野炊,钓鱼……陆 龟蒙本是个闲人,其野游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休闲,是很正常的。
尾联: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山樱”,樱花的一种,是我国的原产。 此诗前三联都是说陆龟蒙,这最后一联才把自己牵进来:您用不着惦记病中的我, (我的病不要紧,只是不方便出门罢了,)折一枝山樱花捎给我就好!(慰情聊 胜于无啊!)
五凤楼晚望诗词鉴赏?
五凤楼晚望 六年八月十日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
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
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鉴赏
【作者小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望海楼 黄庭坚?
望海楼不是黄庭坚的作品,是苏轼的作品。
《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是宋代苏轼所作七言绝句作品。是作者《望海楼晚景》中的一首,本诗组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一幅望海楼的雨景。开头时气势很猛,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的现象。
望海楼多高?
望海楼 - 海拔
227 m
望海楼是国家AAAA级景区洞头的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沂蒙山望海楼为什么叫望海楼?
之所以叫望海楼,是因为泰州古称海陵,以前站在望海楼看过去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海水远退,城市兴起,但望海之名依然保留着。因为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灵魂,哺育泰州人的凤城河,千亩水域绕城四周,是江苏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所以现在的望海,也是看围绕着的凤城河。
忻州财神庙望海楼为什么叫望海楼?
因为财神庙讲究的是雨水不能外流,所以在水井上面的祭坛底座正中凿了一个孔,下雨后全院的积水便通过底座凹处的水道流入其内的石井内,俗称“海眼”,祭坛自然也就叫做“望海楼”了。
望海楼的提纲?
提纲:
米芾一生喜好观览山川之胜,晚年过镇江,因喜爱其江山胜境而定居下来,这首《望海楼》是他定居镇江后的一首作品。
诗题“望梅楼”却不先写楼,而从楼所踞的城池写起。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米芾使用了这个古称,又写这“铁瓮”矗立“云间”,邻近青天。旧传望海楼是镇江城中最高处,对城池如此称谓、如此描绘,是为了望海楼铺设高接云端又富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环境。于是第二句开始写楼。“楼”而能“飞”,是形容楼高如同凌空架构,又是形容楼檐上翘,楼体大有飞腾之势。一个“飞”字,既是实际描写,又有夸张意味,这显然是从《诗经·小雅·斯干》“如翠斯飞”句意化中。“缥缈”写出了云烟缭绕中的飞楼与天相连,殆如仙境。首联二句是诗人白远方对望海楼的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垠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描写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人耳际,触发了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是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人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这本是诗人登临后的亲见亲闻亲感,但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山峡”、“六朝”二字,景与情就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时间大大扩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的雄巍,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两句以诗人的见闻感受突出望海楼高大久远。
就在诗人尽情观赏、逸兴遄飞之际,黄昏来临,远处传来阵阵画角声,像在催促红日西沉。日落了,平静的江边升腾起白色的雾气。可能是那呜呜的画角声把诗人从三峡与六朝的遐想中引回现实,但这一联写景却是自楼内向外远望,视线随着地平线延伸。在这里,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日落、烟起形成趋向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的对比,而它们又落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黄昏可谓良辰,望海楼可谓美景,对于喜好观览的诗人,这该是赏心乐事了。然而尾联以“忽忆”二字领起,诗歌的情调急剧变换,诗人却想不到到哪里才是自己心意欢乐之处。和煦的春风、皎洁的.秋月一向被认为是自然中美的代表,但诗人却对此感到茫然,表露出低沉伤感的情绪。他是一位不肯与世俯仰的画家、诗人,仕途不顺利,被世人称为“米颠”,他蓄积于胸中的垒块总要在作品中一吐为快,此其一。具体到此诗来说,六代虽在此竞逐繁华,但它们还是随着三峡江声而流逝了,无限好的夕阳在画角声中也已西沉,此情此景使诗人心绪变得黯然。此其二。结尾一联虽显得有些伤感,但从中却可窥见正直的诗人画家内心所隐藏的难以言述的苦闷。姜白石论诗曾说“篇终出入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白石诗说》),米芾并非故意让尾联“出人意表“,“反终篇之意”,以求其妙,所以这结尾就更富深情、更含深义了。
这是一首写景为主的七律。诗人写景选择不同的立足点——远近、内外、上下,不同的视线——仰视、俯瞰、远望,因而构成写景的不同角度,绘成多种特色的画面,展现出望海楼既有高峻雄奇的气势,又有久远博大的蕴含,还具有隽远的逸韵。米芾在此确是充分发挥了他画家之所长。而夸张的写景手法把那些难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体化了:写诗情是江声流人笔底,写酒兴是帆影落于樽前。前两联无处不是夸张,第三联却是对黄昏景色的直接描绘。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望海楼的景历历如绘。
这首诗颔、颈二联的对偶句,不仅按律诗要求平仄相对,句法相当,而且作到了刘勰所谓“自然成对”,绝不刻意求工;“反对为优”,让事物互相映衬。颈联两句对仗在对比中写景已如上述;颔联两句一写声、一写形、一写地域上的自东向西、一写历史上的自古至今,最后却又分别化作自己的诗情和酒兴,情景交织;全诗委婉曲折,言短而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