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句赏析!、、、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修道”可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所以“半缘修道半缘君”即是说:一部分是因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一部分是因为你(指亡妻)啊。
为什么诗人要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不是因为薄情,正相反,正是因为用情之深,思念之切才会用“修道”来作为一种寄托。因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例说如何赏析古诗名句
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古代诗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代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情感的结晶,生活的折射,历史的回眸。阅读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许多古诗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佳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名句最具诱人的风采,这也是古代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那么,怎样有效地开展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名句赏析呢?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古诗名句赏析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名句赏析的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古诗是语言的精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诗非常注重锤炼语言。因着坚守“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无限执着,才孕育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