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冬月”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冬月”的诗句:
1、《早冬》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译文: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2、《子夜吴歌·冬歌》
唐代 李白
原文: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译文: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3、《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 陆游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4、《天净沙 冬》
宋代 白朴
原文: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译文: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5、《南乡子 冬夜》
宋代 黄升
原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译文:
冬天的夜晚万籁静寂无声。已近五更时分被子却还是冰冰冷冷。炉中沉香已燃尽,灯光昏暗,孤冷凄清,这样的夜何时才是尽头。窗外也只有那结成的霜花伴着明月。
孤寂寒冷夜,想着那迎风绽放的梅花也是烦恼的无法入眠的。我在想着梅花而梅花也在念着我,互相牵挂着。起床时看到那玉瓶中的水已全都凝结成冰。
二、描写腊月的诗词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
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
三、求只描写腊月不带个人感情的诗词。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四、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长安不见月,万户捣衣声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