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诗歌《幸福》的阅读答案?
1.自由的生活,对每一天都充满希望2.因为他想让每个人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3.他想让每个人都获得幸福
元好问的饮酒诗歌鉴赏?
后饮酒五首
金朝 :元好问
少日不能觞,少许便有馀。比得酒中趣,日与杯杓俱。
一日不自浇,肝肺如欲枯。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
作病知奈何,妾妇良区区。但愧生理废,饥寒到妻孥。
吾贫盖喜李彦深过聊城
金朝 :元好问
围城十月鬼为邻,异县相逢白发新。恨我不如南去雁,羡白独是北归人。
言诗匡鼎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说悲辛。有命,此酒不可无。
古代诗歌阅读黄庭坚黄庭坚《北窗》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色,下语平淡但却耐人寻味。
第一句“生物趋功日夜流”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荣枯代谢、繁衍生长,就像那长江大河,日夜流淌不息。随后一句“园林才夏麦先秋”转入了具体的描写,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特点,看那园林之中花木茂盛,刚刚进入夏天,而外面庄稼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熟,等待着人们去收割,从而让我们想到自然界如此,那人世间的变迁也是一样的。三、四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诗人坐在北窗下铺着席子的床上,听窗外树上黄鹂的鸣唱,一副悠然自得;第四句“付与来禽安石榴”写出了诗人听任自然的心态,因为现在窗外的林檎与石榴花儿开得正艳,但过一段时间便会被其他花所代替,故而且听其自然吧。点绛唇元好问诗歌鉴赏?
《点绛唇》原文:
元好问 〔金朝〕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鉴赏:
此词抒发了离愁别绪,是有感于人生聚散无常而作。词写月夜送别,侧重点居者的忧思、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着墨不多,摄取清风、明月、淡烟、疏柳、隐隐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烘托映衬,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体现元好问诗学主张的诗歌?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杰出的作家,以诗歌方面成就为最瞩目,诗歌理论也很有影响.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等诗文之中.其中以《论诗绝句三十首》为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继杜之后以诗论诗的难得佳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论诗绝句》第一首,作者就开宗明义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要泾渭分明地辨明诗的正体、伪体,要对汉、魏以来的诗歌流变进行全面、系统的品评,以正本清源,总结前代经验,指导当前诗歌创作.纵观元好问的诗歌主张,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
—、主张写诗要心诚情真,反对矫情伪饰.
二、强调诗的思想内容.元好问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反对诗人躲在书斋里空发幽思,徒兴感叹.
三、提倡刚健豪壮之风,反对纤丽浮艳之气.元好问论诗以建安风骨为准则.他认为好诗要有风骨,有风云悲壮之气,应能表达诗人豪放的情怀与远大的抱负.
四、崇尚自然真淳,反对夸多斗靡、卖弄才情的文字游戏.他十分向往陶渊明诗歌的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能达到陶渊明这样天然真淳的境界,才是诗的极致.
五、崇尚古雅,反对俳谐怒骂.元好问论诗以唐人为指归,尤其推重杜甫.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成就以七律为最高.在今存的1360余首诗中,不少是伤时愤世之作,风格沉郁,气势豪壮,深切地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所受的丧乱之苦.
三尊子留襄州诗歌阅读答案?
答案
《三奠子·留襄州》是近代词人高宪的一首词。上片起首先写登山所见,登上楚山,很自然地就看见了山下的襄州。作者触景生情,又联想到曾在襄州发生过的历史风云、兴废大事,及许多著名人物及他们的经历和业绩。下片首二句“雁横别浦,鸥戏芳洲”写眼前之景。
东西船行李浩古代诗歌阅读及答案?
这首诗通过“东西船相笑”的可感形象,既表现诗人“行藏任天理”的思想感情,又阐发了某种道理。
首联写东船得风而疾行:“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高高张挂帆席的东行船只,乘风破浪,瞬息之间行千里,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为了形容顺风船之快,诗人将船比喻为“鸿毛”,且又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这不仅逼真地写出了船在水中如行坦途的姿态,而且还寓含着东船人的喜悦心情。诗虽未写“人”,然由船已见人矣;船“千里瞬息轻鸿毛”,舟子的喜笑颜开自在其中。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菩萨蛮,冯延已,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菩萨蛮
作者: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
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
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花叶脱霜红,流萤残月中。
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
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作者简介: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元好问编辑的金代诗歌总集名称?
元好问编辑的金代诗歌总集名为中州集。
《中州集》共10卷,辑录作家 251人,作品2062首。其中除“南冠”类收入忠于宋王朝的留金使节或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的84首作品外,其余都是金人诗作。其材料来源有二:一是编者凭记忆和旁搜远引所得;二是依据金人魏道明和商衡的金诗选《国朝百家诗略》(元好问自序)。
体现了元好问诗学主张的诗歌?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杰出的作家,以诗歌方面成就为最瞩目,诗歌理论也很有影响.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等诗文之中.其中以《论诗绝句三十首》为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继杜之后以诗论诗的难得佳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论诗绝句》第一首,作者就开宗明义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要泾渭分明地辨明诗的正体、伪体,要对汉、魏以来的诗歌流变进行全面、系统的品评,以正本清源,总结前代经验,指导当前诗歌创作.纵观元好问的诗歌主张,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
—、主张写诗要心诚情真,反对矫情伪饰.
二、强调诗的思想内容.元好问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反对诗人躲在书斋里空发幽思,徒兴感叹.
三、提倡刚健豪壮之风,反对纤丽浮艳之气.元好问论诗以建安风骨为准则.他认为好诗要有风骨,有风云悲壮之气,应能表达诗人豪放的情怀与远大的抱负.
四、崇尚自然真淳,反对夸多斗靡、卖弄才情的文字游戏.他十分向往陶渊明诗歌的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能达到陶渊明这样天然真淳的境界,才是诗的极致.
五、崇尚古雅,反对俳谐怒骂.元好问论诗以唐人为指归,尤其推重杜甫.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成就以七律为最高.在今存的1360余首诗中,不少是伤时愤世之作,风格沉郁,气势豪壮,深切地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所受的丧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