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白居易完整版?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古诗草》是白居易几岁写的?
十六岁,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的诗草全文什么意思急啊?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话文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白居易传翻译?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
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
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
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
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
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
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
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的诗草有一组反意词是什么?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一句中“枯荣”就是反义词。
“离离”和“萋萋”也是一对反义词。
白居易应举全文翻译?
居大不易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却嗟赏曰:“得道个语,居亦易矣。”
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翻译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
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
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
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望月有感白居易翻译?
《望月有感》作者(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 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9.九秋:秋天翻译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感,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上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和在乌江的十五哥,并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背景《望月有感》是白居易所作的七言律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作者在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白居易古诗小学?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翻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翻译】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的颜色,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白莲回来。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在水面上留下划船的踪迹。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翻译】
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翻译】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翻译】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在夜里我拿着火把看牡丹花,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怜悯之心。
《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翻译】
把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读完灯也快灭而天还没有亮(这个残可能指残留,也可能指的是剩下不多)。(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与顺风相对的)吹着浪花拍打着(白居易乘坐的)小船。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浆,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夜闻歌者》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秦中吟歌舞》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翻译】
长安已是一年将尽的隆冬时节,纷纷扬扬的大雪落满整个京城,在雪中退朝的都是朱衣紫绶的公侯显贵。这些贵人们有赏雪吟咏的雅兴,因为他们富足而没有饥寒之忧。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奢华的宅邸,他们所做的也只是消遣游乐。朱轮马车又拉着客人来到红烛彻夜不息的歌舞楼,做东的是刑部高官、而坐在首席的就是刑部主管,他们从中午就开始行乐,到半夜时还不罢休。可谁会想到阌乡的大狱里还有被冻死的囚犯。
《长安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如下: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翻译】
青门柳枝软无力: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东风吹作黄金色: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金黄色。街东酒薄醉易醒:东街的酒力太小,醉很容易就会醒来。满眼春愁销不得:满腹愁苦还是消不。
《题元十八溪居》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翻译】
远望明净的小溪上雾气茫茫,两岸树木密密层层。一路山水目不暇接,栏杆小窗依次迎面而来。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倚枕而眠,耳边似乎传来千年仙鹤的声音;举杯共饮,杯中竟然映出五老峰的影子。更令人感动惭愧的是主人殷勤热情的留客心意:鱼肉鲜美,饭食精细,酒味醇香浓郁。
《放言五首其四》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翻译】
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松树活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不要嫌弃而厌恶生活。生与死都是一种幻觉,梦幻人的悲哀欢乐又维系人间情呢。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翻译】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翻译】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少年去的地方。
《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翻译】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秋凉闲卧》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
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翻译】
夏末的时候白天尤其的长,早秋的凉爽天气还没形成气候,带着露珠的荷花散着清香,稀疏的竹子更显风韵。闲着无聊整日躺在家里,年老多病没人关心探望。早上的门前,落下的槐树花铺满地面都有一寸深。
《香山寺二绝》
其一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其二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做此山僧。
《读禅经》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杨柳枝二十韵》
小妓携桃叶,新声蹋柳枝。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
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
笙引簧频暖,筝催柱数移。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枝柔腰袅娜,荑嫩手葳蕤。
唳鹤晴呼侣,哀猿夜叫儿。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重重遍头别,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别离。黄遮金谷岸,绿映杏园池。
春惜芳华好,秋怜颜色衰。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曲罢那能别,情多不自持。缠头无别物,一首断肠诗。
《池上二绝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翻译】
在一座空旷的山间,有一座幽静的寺庙,寺前乃一汪清澈的池塘,四周则是茂密的竹林映衬,两位僧人摆上古香古色的棋具坐在池塘前悠闲的对弈着,忘胜负、忘时空、忘世上的一切恩怨情仇,在竹荫的遮蔽下看不到僧人那不知是因思想过度还是因确为出家而光秃的脑袋,只听到不时落下的清脆的棋子声。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早春即事》
烟锁虚窗展素缃,微风吹到落梅香。
孤怀待月惟枯坐,余恨添眉却晚妆。
旧事不堪重省忆,新词漫自费平章。
黄粱一梦从今觉,愿息尘机礼法王。
白居易《鸟》的古诗翻译?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翻译古文(白居易《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作者(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 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9.九秋:秋天翻译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感,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上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和在乌江的十五哥,并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背景《望月有感》是白居易所作的七言律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作者在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