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外国现代诗歌?
1、最后一句话
作者:雨果
朋友,最后一句话
啊!贞女,哭吧,如果我死去的话!
2、梦的城堡
作者:马塞尔.纳多
想象的屋顶
美丽
碎石镶边
水之镜
树的反影
悠闲地漫步
这城堡
成为一座田园诗的象征
3、在河流里
作者:保罗·策兰
在北方未来的河流里
我撒下这张网,那是你犹豫而沉重的
被石头写下的阴影
4、小小的心灵
作者: 卡夫卡
小小的心灵
你跳跃的舞姿
头枕温暖的空气
脚从闪光的草丛中抬起
草在风中难以自已
5、我们在这儿编织花环
作者:萨克斯
我们在这儿编织花环
有人编入雷的紫罗兰
我只用一环草茎
充满沉默语言
它使空中迸射出闪电
请问外国现代诗歌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差异?
中国人认为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对诗歌的形式、韵律和情感的凝练度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
外国诗歌则不然。外国诗歌更多的是诗人的情感激情的直接流露,少了一些规格,多了一些自由,更像是中国人眼中的散文体。外国人把很多文学形式都叫做诗。国外有许多歌手创作的歌词,他们就称作(lyrics)抒情诗。中国人就不会认为歌词是诗,最多说它富有诗意。可见,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诗歌的审美取向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写出的诗歌自然是各具风格了。总结一点: 中国诗歌讲究入境,而西方诗歌追求象征意义 不知是否对你有所帮助?外国现代诗歌大全要短?
外国现代诗歌:
1、最后一句话
作者:雨果
朋友,最后一句话
啊!贞女,哭吧,如果我死去的话!
2、梦的城堡
作者:马塞尔.纳多
想象的屋顶
美丽
碎石镶边
水之镜
树的反影
悠闲地漫步
这城堡
成为一座田园诗的象征
3、在河流里
作者:保罗·策兰
在北方未来的河流里
我撒下这张网,那是你犹豫而沉重的
被石头写下的阴影
4、小小的心灵
作者: 卡夫卡
小小的心灵
你跳跃的舞姿
头枕温暖的空气
脚从闪光的草丛中抬起
草在风中难以自已
5、我们在这儿编织花环
作者:萨克斯
我们在这儿编织花环
有人编入雷的紫罗兰
我只用一环草茎
充满沉默语言
它使空中迸射出闪电
无题的解释?
《无题》意思是: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鲁迅的《无题》翻译?
赏:本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同时诗人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心事浩茫连广宇)。依然是痛定之后的长歌当哭,动地的哀吟之中,是对惊雷的期待。鲁迅没有李白的疏狂,没有杜甫的愁苦。有的是屈原那样飞扬驰骋的想像和绵密深刻的忧思。
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耗尽了一生的精力。
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注:墨:黑色。墨面:此处形容凋零破败的模样。没:隐藏。蒿(hāo):香蒿,青蒿,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花小,黄绿色,可入药。
莱(lái来):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绿色花,嫩叶可吃。茎长老了可做拐仗。
敢:敢于。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看着万家凋零破败,隐没在蒿莱等野草丛中,就敢于唱出惊天动地的哀歌。
万家墨面没蒿莱:与杜甫诗句“城春草木深”有相似的意境[(安史之乱期间,唐朝首都长安被安禄山军队所占领)春天,长安城里草木茂盛,一片萧条]。
浩:浩大。
茫:茫茫,面积大,看不清边沿。
广宇:广阔的宇宙。于:在。心事浩茫连广宇:心事茫茫,想得非常遥远。
于无声处听惊雷:即便是万籁无声,仿佛也能听到人们心中悲愤的怒吼。
无题对应的词语?
无敌天下,题材不限,对待感情,应用市场
无题的哲理句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鲁迅《无题》的意思?
《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品注释
注释:
[1]《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五月三十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
[2]墨面《淮南子g览冥训》:“美人'笆啄?娑?蝗荨!备枰动地哀,唐代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按《黄竹》相传为周穆王所作的诗,据《穆天子传》载,周穆王猎于苹泽,“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这首诗写于1932年,是赠给日本的高良富子夫人的。首句化用《后汉书》中的“疾风知劲草”句。肥,在此处为动词。二句“发春华”指开花。头两句显然是有李贺那样千锤百炼以后的奇警特点,使人想到《野草》里的散文诗。后两句有时代背景。1932年广州和南京合组政府成立,蒋介石回奉化,汪精卫托病到上海,行政院长孙科主政,事事棘手,被迫下台。七言绝句从来比较即兴,清新,轻快,以情境取胜。这后两句,有杂文的锋芒。说是“无题”,主题是非常鲜明的。
杜牧的诗------------《无题》?
杜牧有两首无题诗:(收于《唐诗三百首》中《赠别两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先看其一,意思是说婷婷玉立,身姿轻盈的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像二月的豆寇花一样娇美。素有豆寇年华之称少女,春风中寻遍了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也找不到如你一样美丽的女子。
再看其二,意思是说本来多情却好像无情,只觉得在离别时端起酒杯,却笑不起来,惜别之情,难以言表。蜡烛在慢慢的燃烧,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之人流泪一直到天明。
这是在扬州时赠于年轻歌妓的诗。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这首诗赞美了一个体态柔美轻盈、容貌美丽的歌女。
无题的深层含义?
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
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
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