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王令《春游》中“春愁”所蕴涵的复杂情思如何理解
春游
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笑”和“愁”吧
二、出去春游看到大好春光你会用一句诗句形容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王勃《滕王阁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陆游《游山西村》
三、如今我们面临毕业,我们引用王勃的诗歌抒发情怀的什么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诗"春游南亭"解析
作品鉴赏 南亭,指滁州之南亭。首二句从广处着笔,写滁州之地的大季候。“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山川明媚,初春的风已渐渐由寒变暖;山岩尽管不是很寒凉,但微微的山岚云气却从山涧悄悄拥动。这两句对初春的季候把握得很准确,写得很实在。尤如初春的风拂面而来,虽然还有些寒凉,但又夹杂了一些温馨之气。“寒”、“拥”相配,把季节的氛围表现得意尽神足。 诗人漫步南亭,见春草已长出细细的嫩尖,农夫们也开始了理渠春灌,于是诗人吟出“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通过“草心绿”、“泉脉动”这两个极其微小的细节描写,不但生动地表现了春临大地的特有征候,而且也传达出一年之始的蓬勃气象;从“草心绿”使人想到很快就会绿满山川,眼看即将柳暗花明。从“泉脉动”使人想到,很快就会渠水流、麦苗青、菜花黄,田野一片禾黍香。再加上“南亭”“春塘”之景的点缀,这画面就更加清丽明媚了。 春色明媚,春雨后的景色尤为动人。“景煦所禽响,雨余看柳重。”春雨过后,阳光和煦,空气清新,因而林间的鸟儿格外欢畅。不说“鸟鸣”,而说“禽响”,既写出了各种鸟声的此起彼伏,又写出了它们的欢翔跳跃;雨后之树,郁郁葱葱。“看柳重”三字,传神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杨柳的独有风姿。 诗的最后,是写春游南亭的总体感受:“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逍遥”即乐逍遥,指春游的心情愉悦。“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两句的意思是:春游南亭,万物复苏,景色煦和,禽鸟欢鸣,池馆华丽,令人赏心悦目,逍遥自在;然而,面对如此醉人风光,我这个得“专城”之宠的太守(唐称刺史),就更加惭愧自己为这里的黎民做出的政绩太少了,少得令人惭愧。 这首游记诗,写得简洁明快,情真意切。“拥”、“动”、“重”、“宠”诸韵脚字,都下得准确、生动,意韵完美,从而被前人视为此诗的主要特色。沈德潜说:“人知作诗在句中炼字,而不知炼在韵脚。篇中拥字、动字、重字,妙处全在韵脚也”(《唐诗别裁》评注)。
五、赏析(王勃)的
【诗词赏析】
王勃以戏作《檄英王鸡》文,为高宗所斥,离开沛王府,客居剑南。离京时作《别薛华》(一作《秋月别薛昇华》),诗云:“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入蜀后复作此重别诗(一作《重别薛昇华》)。二诗情与意略同,不胜栖遑漂泊之感。“千里”、“百年”前后重出,其心境可知。前作纯用赋体,此则兼用比兴,然均能以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