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微寒诗词?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形容初春微寒的诗句?
形容初春微寒诗句,例如:“初春含寒气。阳气匿其晖。”
出自:魏晋刘桢《诗》
初春含寒气。阳气匿其晖。
灰风从天起。砂石纵横飞。
作者简介:刘桢,字公干,东汉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相掾属。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今存诗十五首。
形容“微寒”的成语有哪些?
滴水成冰、风刀霜剑、风雨凄凄、啼饥号寒、料峭春寒、林寒洞肃、十冬腊月。
1、滴水成冰dīshuǐchéngbīng
成语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例句: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2、风刀霜剑fēngdāoshuāngjiàn
成语解释: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3、风雨凄凄fēngyǔqīqī
成语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例句:歌台暧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唐·杜牧《阿房宫赋》)
4、啼饥号寒tíjīháohán
成语解释: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例句:值岁凶,啼饥号寒。(清·王晫《今世说·贤媛》)
5、料峭春寒liàoqiàochūnhán
成语解释: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例句: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宋·吴文英《风入松》词)
6、林寒洞肃línhándòngsù
成语解释: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成语出处: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十冬腊月shídōnglàyuè
成语解释: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例句:这十冬腊月的街上哪儿有人啊。
月冷风清夜微寒的句子?
月冷风清夜微寒。因为这句话通过形容词的运用,生动地描述了夜晚的气氛,月色清冷,风吹微寒,营造出一种寂静、凉爽的感觉,让人不禁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在文学作品中,夜晚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因为在寂静的夜晚,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夜晚的气氛也可以为故事增加一些神秘的色彩,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如何通过语言的表达创造出逼真的夜晚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驴肉微寒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吃了驴肉,身体会有的些寒气。
料峭微寒什么意思?
料峭寒意思是入春时的寒冷,料峭是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也指来回摆动的状貌。出自唐·陆龟蒙《京口》诗诗:“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料:估量,揣测的意思,料在此处表示数量,指“少量的”意思;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峭:急,尖利的意思;姚合《除夜》寒犹近北,风渐向东生。
形容微寒,多指春寒的词语?
春寒料峭发 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释 义: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出 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近义词】:料峭轻寒【反义词】:春风和煦【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春天的寒冷天气“春寒料峭”的本意,该成语出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我国全年最低气温为公历12月和1月,如果2月份气温仍象12月、1月一样冷,甚至比最冷的时候还冷,这就符合“春寒料峭,冻杀年少。”拓展资料:春寒是指每年3~4月份受冷空气影响,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日最低气温5℃以下,并伴有大风或降雨,日照很少的天气。春天人体阳气升发,身体表面毛孔张开,而突降春寒又会导致毛孔迅速收缩,忽开忽闭,体内调节功能一时难以转变,遂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或引起宿病发作。
春风如酒扑面微寒的意思?
春风吹过如同醇香的美酒,拂过脸庞还有些寒意。
6月风微寒啥意思?
六月的风有一点微微的凉爽,在你很饿的时候刮一阵风就是微寒
气味甘,微寒什么意思?
1、味甘 , 甘就是甜,微寒,涉及到中药理论的药性
2、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