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之父?
第一首现代诗是胡适于1916年8月23日创作的《朋友》,它发表于1917年的《新青年》第2卷第6号,出书时改题目为《蝴蝶》,所以胡适是中国现代诗歌之父。
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抉择》
席慕容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麽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後再缓缓地老去
《前缘》
席慕容
人若真能转世
世间若真有轮回
那麽我的爱
我们前世曾经是什麽
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
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
你若曾是逃学的顽童
我必是从你袋中掉下
的那颗崭新的弹珠
在路旁的草丛中
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
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
焚烧着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
因此今生相逢
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
却又很恍忽无法仔细地去分辨
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盼望》
席慕容
其实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麽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请问外国现代诗歌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差异?
中国人认为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对诗歌的形式、韵律和情感的凝练度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
外国诗歌则不然。外国诗歌更多的是诗人的情感激情的直接流露,少了一些规格,多了一些自由,更像是中国人眼中的散文体。外国人把很多文学形式都叫做诗。国外有许多歌手创作的歌词,他们就称作(lyrics)抒情诗。中国人就不会认为歌词是诗,最多说它富有诗意。可见,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诗歌的审美取向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写出的诗歌自然是各具风格了。总结一点: 中国诗歌讲究入境,而西方诗歌追求象征意义 不知是否对你有所帮助?中国设计的代表作品?
中国设计代表作品是《中国传统的图案设计(第二版)》是2013年佳魁资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楠,周建国。内容介绍:
全书涵盖230种中国传统图案,450套风格各异的配色实例,按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吉祥图案等分类,图案典型精美,配色方案专业丰富,全面激发设计灵感。
实例表现形式包括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样式,图形元素美观实用、配色设计典雅精巧。
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诗体是?
问题: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诗体是?
答题:中国现代诗歌,按形来分类的话应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来分类的话,应该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来分类的话,应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长短来分类的话,应该有微诗、小诗、短诗、长诗。
中国现代诗歌的诗人有哪些?
2016年一位学者花了将近一年时间专门收集了这些诗人生平创作的作品。
这些诗人对中国诗坛乃至中国文坛的影响等等,做了各种数据统计和研究论证,
最终形成了十大诗人的名单,他们是:胡适、艾青、徐志摩、海子、洛夫、易白、北岛、汪国真、舒婷(汪舒二人并列第八)、席慕蓉和食指。
中国代表作物?
小米亦称粟米,古代叫禾,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因其粒小,直径约1毫米左右,因此得名。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中国科技代表作品?
农学专著:①北朝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②明朝时期,徐光启《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科技论著: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生产技术综合著作: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记述,这表明海外技术的不断传入已称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知识。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素描代表作?
男肖像,思,过年啦,静物,老人与鸟
中国最具代表作的版画?
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
北宋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版画的发展始终与刻书业密切相关,宋元时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时候则转移到南京和北京。但是真正使得版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徽派版画的兴起。自15世纪以来,徽派版画即以刻制闻名于时,高手如林,尤其以黄、汪两个家族最为突出。明清两代新安黄氏一族所刻书达200余部,能图者有100多人,成为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代表作品有《养正图解》、《古列女传》等。在徽派版画以典雅、精巧的风格畅行于世的时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苏州等地的版画插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画不仅用作书籍插图,而且也用于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文人雅士的“笺纸”、制墨名家的“墨谱”,以及民间娱乐用的“酒牌”。画谱中的较早者是1603年杭州双桂堂所刊的《顾氏画谱》;墨谱的代表则为万历年间出版的丁云鹏参与绘制的《程氏墨苑》;热心酒牌版画创作的是著名画家陈洪绶,他和徽州黄氏高手合作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成为传世名作。古代套色版画的出现,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萝轩变古笺谱》,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刊刻于1633年的《十竹斋画谱》和刊刻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它们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书画家胡正言。
清代版画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贞的《耕织图》、1717年所刻冷枚画的《万寿盛典图》等。而1679年运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制的《芥子园画传》初集,是由金陵画家根据李流芳的稿本缯辑而成的,其后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广为流传,成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绘画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