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古诗嫦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24年01月20日 09:19:161

古诗嫦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诗作。这首诗咏写嫦娥冷清的生活环境以及内心的孤寂,反映的是人间女子的情感,而且也是从民间女子的观察角度出发。

首句写女子的长夜无眠,烛光越来越黯淡,投射在“云母屏风”上,留下了一层深深的暗影。

长夜渐渐煎熬过去,拂晓即将来临,这位女子遥望户外的星空,不禁为与自己有着共同寂寞处境的嫦娥伤悲,揣想嫦娥应该为自己偷吃灵药、奔月而去的行为后悔。从这个角度咏叹嫦娥是全新的。无题(其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诗作。这是写爱情的名篇。首句回顾了两人交往的历史:短暂相见的幸福,痛苦难忍的别离,间隔久远的苦恋。

次句“东风无力百花残”描绘了一幅美好景色无可奈何流逝而去的景象,作为今日离别思念的背景衬托。

颔联是歌颂爱情的名句,诗人巧妙地用“春蚕”、“蜡炬”为喻,写出恋人之间缠绵往复、至死不休的痴情,和相思无益、肝肠寸断的深哀巨痛。

“晓镜”句写己,愁苦而使云鬓改色;“夜吟”句写对方,相思无眠,在月光下沉吟。

末联点明两人相隔不远,只是因某种阻隔而不得相见,只能托信使传递消息。

《嫦娥》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嫦娥》古诗前两句表达了什么之情?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意:云母屏风上映照着暗淡的烛影,逐渐斜落银河边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赏析:诗题是《嫦娥》,但并非咏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写一个和嫦娥的处境、心情相仿的妇女的感受.第一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烛光暗淡,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这里用一“深”字,表现烛影,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次句写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长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将拂晓,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但随着天色将明,晨星渐渐隐没.这句的一个“渐”字,表明时间推移,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这两句的特点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怀.三四两句写女主人公展开想象.她由银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无侣,结合自己独处孤室的情况,很自然地会有后悔偷药奔月的想法.这虽是想象之词,但又合情合理.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嫦娥古诗哪句表达诗人对嫦娥后悔?

唐代: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只是遥远的神话传说,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指指点点,只是对着一个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迹,不免有愚蠢之嫌。人间的种种,才是真正牵惹人心的。每个人都有不能避免的悔恨,沉浸其中,亦何暇去指责他人?

所以李商隐这首写《嫦娥》的诗,也不过是夫子自道。自己的悔恨,时刻缠绕着内心,又不好向人诉说。对月长吁时,想到了嫦娥,就借着嫦娥,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

李商隐嫦娥表达了什么心境?

在李商隐的诗《嫦娥》中,他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忧虑。诗中描绘了嫦娥被困月宫,与世隔绝,思念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或他人命运的无奈与沉重的心情。诗中的“思嫦娥”一词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通过对嫦娥的描写,表达了李商隐对命运的无奈、对世俗的理解和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忧虑。

嫦娥奔月表达了人们对古诗对月亮的什么?

“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的星空。”9月20日,柴庆荣做客杨浦区图书馆“YUE讲堂”,为读者带来了《中国天眼》主题讲座。

他说,在我国,追“星”古已有之,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国人从未停止对头顶那片天的探索。在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手段一窥太空的真容,因此就编写了很多神话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盘古开天辟地是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奔月则代表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女娲炼石补天承载着古人对天空探索;夸父逐日是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疑惑……这些神话故事都代表着古人对太空最初的认识

嫦娥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诗中嫦娥的遭际来抒发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进取,而实际却导致长期漂泊流寓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嫦娥飞天表达了古人什么愿望?

嫦娥奔月表达了古人的一种,追求自由,脱离束缚的探索发现的精神。 嫦娥奔月这个神话传说和很多的中外古代神话传说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人们脱离了大地的束缚,可以自由的翱翔于天空之中。对自由的向往,脱离大地的束缚,是古代人民的最大的理想,所以他们才想出了那么多的成仙、飞天的故事。

嫦娥奔月之中也还暗含了在法律面前,众生平等的思想。

嫦娥奔月表达了什么主题?

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以下3点: 献身精神:为阻止奸诈小人盗取灵药而以吞佑之,虽然误吞,可见其一片救护义胆。

2.飞升成仙:因服灵药而脱胎换骨陆地飞升。

3.眷恋情结:嫦娥位列仙班之后仍眷恋丈夫与故乡,借月光寄送其思念之情。

古诗《嫦娥》诗人借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内心什么感受?

古诗《嫦娥》诗人借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内心孤独寂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