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十里水乡古诗? 十里长征古诗?

2024年01月24日 21:53:041

十里水乡古诗?

一斛珠·十里水乡 

作者:jxwhb 

十里水乡披菡萏,斜阳相伴湖波泛。

玉牒留影山乡揽,着意填词,落笔追灵感。

鹧鸪天·碧云花园十里水乡

诗词风

仙境人间何处藏?碧云之旅好风光。

一帘幽梦游花海,十里长廊看水乡。

鹧鸪天·题十里水乡

真言贞语

逸态初生看接庄,荷新柳翠媚春光。

俄惊极目无边秀,孰料当年一片荒。

花烂漫,鸟衔香。烟波浩渺碧泱泱。

千溪不独江南有,十里灵湖靓水乡。

七律·江南春色

风翻麦浪

十里水乡皆碧透,一湖幻影自清明。

魂牵最是运河柳,俏展风姿绿满城。

七绝·十里水乡

诗情画意

春风十里水乡家,户户园中绽鲜花。

岸畔江边青翠柳,莺歌燕舞唧喳喳。

十里长征古诗?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

  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十里开头的古诗?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春风十里桃花古诗?

关于春风十里桃花古诗有:

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自宋代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

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十里桃花什么古诗?

描写十里桃花的古诗如:

和林大任三首

文/宋·吴芾

兰舟泛泛漾轻风,十里桃花一望中。疑是余霞天外落,不应花解满山红。

另外明朝诗人李至清的《虞山别受之短歌》诗中也有“十里桃花”的描述:幽期不为春风殢,十里桃花千里泪。

十里路是多远?

十公里路不是太远。一公里等于1000米,10公里就是10000米。如果每小时5公里步行,两个小时吧到了。如果驾驶汽车也就是十分钟八分钟的路。如果坐火车还没出站台也就是快到地方了。一个人每天多运动运动,每天走的路也不少于十公里。是不是不远。

《十里桃花》是什么古诗?

《十里桃花》原文:

放下剑,放下犁头

这样的日子,应该去寻找道路

与春风相遇。温暖

从桃木的纹线里,深入浅出

十里很短,一朵桃花的一生

十里很长,可以抵达唐时风宋时雨

一个背影淡出视线

今夜月光凉薄

一石桌,一壶酒,一杯复一杯

淌过身体里的剑锋和犁头

在这首诗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说:“努力坚持让诗歌回到现场,力求意象简约,全诗实际上只有“十里桃花”一个场景,放下剑和犁头,只是“我”内心的一种愿望,虚设月下独饮的场景,与“十里桃花”相衬托,虚实相生,使诗歌闲的更加灵动。我不经意间发现,剑锋之利和桃花之软,剑光之寒和桃花之艳,月光之凉和杯酒之暖,较好地揭示出生命之短及其暗示的价值取向,既有效地营造了诗歌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歌语言的张力。"

粽叶飘香十里古诗?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宋代〕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赏析

  全词艺术特色,至少有六点值得推介:

  一是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借古”而“启今”也。

  二是动静结合, “缠臂”、 “纸鸢舞”、“香飘”、“对酒”、“ 争渡”、“ 呐喊”、“ 凭吊”、 “诵君赋”、“ 吞楚”、“ 垂涕”、 “对泣”等是为“动”,“ 虎符”、“粽叶”、“ 艾蒲”、“ 青翠”、“新亭”、“ 陵阳”等是为“静”;动与静自然转合,在“动”与“静”的变化之中,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千年。

  三是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指北宋王朝,将苏轼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

  四是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十里桃花马蹄急古诗?

它的全诗是:三生有幸遇见你 十里桃花马蹄急 只闻锦瑟风乍起 但将心事付瑶琴

意思是很荣幸遇到你,快速的骑着马跑来你身边,由于跑的快能听到衣袖间有风吹过的声音,来到你身边后为你弹一首曲子来表达我对你的心意。

更深层的意思:很庆幸能够与你相遇,与你相识,与你相知,并与你相爱。今生有你,不论在一起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甚至离别,都不会后悔,情之所至。

古代的十里路多远?

10里=5公里(km)。

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

但古代的里和现在的里长度有不同.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长度单位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