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荒村古诗朗读? 荒村于谦古诗赏析?

2024年01月29日 04:16:431

荒村古诗朗读?

荒村

于谦

cūn luò shén huāng liáng,nián nián kǔ hàn huáng。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lǎo wēng yōng nà zhài,zhì zǐ mài shū liáng。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bì pò fēng shēng wū,liáng tuí yuè duò chuáng。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nǎ zhī mù mín zhě,bù kěn bào zāi shāng。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译文

村落荒凉又贫穷,年年干旱闹蝗虫。

卖掉儿子交租税,老人还债当佣工。

房塌屋露月照床,四壁残破不挡风。

哪知名为父母官,不向朝廷报灾情。

荒村是明代于谦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遭受蝗灾之年的农民生活,揭露了政治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同情。

荒村于谦古诗赏析?

荒村 于谦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①关心民生疾苦,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关怀。②对“报喜不报忧”,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吏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古诗词元朝倪瓒的《荒村》赏析?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荒村】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

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阮遥集,几屐了余生?

尘雾荒村合,田庐鬼国邻的解释?

此句的意思是,尘雾弥漫笼罩荒村恐怖,像是鬼住之处。

故驿花临道荒村竹映篱解释?

意思是古时的驿道边鲜花盛开,荒凉的村子里篱笆中生长着青竹

古诗《咏柳》的解释?

一、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四、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豆腐古诗的解释?

朱熹《豆腐诗》

描写了从种豆到制豆腐辛勤过程

原诗如下: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解释如下:种豆子的时候豆苗非常的稀疏,为了豆子能长得茂盛一些,费心了力气和心思,幸而早知道做豆腐的方法,可以安心坐等像帛布一般的豆腐了。

乞巧的古诗解释?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古诗画的解释?

《画》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维,意思是:远远地看去山是有颜色的,在近处听流水,水却没有声音。春天已过去,花却仍没有凋谢,人来了,鸟儿没有被惊走。

端午古诗的解释?

、古诗端午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译文:

节气中端午节的来历是因谁开始的,自古以来传闻是为了纪念屈原。

只能嘲笑楚江尽管空阔浩渺,也不能洗刷尽忠臣的冤情。

3、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