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许浑村舍赏析? 许浑潼关赏析?

2024年02月13日 02:57:421

许浑村舍赏析?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本诗以国运渐颓的中唐为背景。首联起笔沉稳而空灵,写诗人独剪青莎,编织雨衣;接着写南山腾起炊烟,那是诗人的家。反映出生活的闲适。“南峰烟火是柴扉”一句中的“柴扉”,向读者传达的信息是:村舍的主人算不上达官贵人,生活较贫寒。颔联写贤妻早早地蒸熟了藜草做的饭,小孩跑出家门,远远地迎接种豆回来的父亲。描绘了一幅温馨、幸福、闲适、清悠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而又温馨的家庭生活的热爱之情,对惬意的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颈联“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两句,笔锋陡然一转,把镜头推向远方,写景之中寓含着情绪的抒发。尾联“花时未免人来往”一句中的“花时”,指的是“开花时节”,比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欲买严光旧钓矶”一句,借用东汉严子陵的典故,表明诗人的心慢慢地坚定了下来:严子陵钓台将是自己的归宿。

许浑潼关赏析?

这首诗大约成于大中元年(847)入京途中,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写下这首诗。

  此诗约作于元和三年(808)前后,其时许浑首次赴长安,经潼关登驿楼远眺而作。赴阙:赴长安。阙,本指宫殿前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建成高台,上起楼观。因此常用作宫殿、都城的代称,此处即指都城长安。潼关:关名,在今陕西省东部,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驿楼: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的楼房。诗题一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诗中写潼关山川形势,气象万千,偶对极为工整,可与初、盛唐诗匹敌。

  【全诗】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松江怀古许浑赏析?

许浑的《松江怀古》,又称《松江渡送人》。原诗的意思是,以往的故国现在已经找不到了,那一叶扁舟竟然不能归来。

看这云淡山远,江是如此的宽阔,岸边的柳树垂下来。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那南去的秋雁依然在飞,这时候来送别你,让我忍不住流泪,以至于沾湿了衣襟。

长安岁暮许浑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以思乡为主旨的律诗。作者长时间客居长安,时逢秋天,作者长夜无眠,弹琴不成,唱歌也无法寄托自己的深情。作者心中所想只有那洛阳城了。因为那里是自己的家乡。作者把乡思写得柔肠百转,令人动容。

原诗

长安旅夜    原文:

许浑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春醉许浑赏析?

《春醉》 唐.许浑

酒醲花一树,何暇卓文君。

客坐长先饮,公闲半已曛。

水乡春足雨,山郭夜多云。

何似参禅理,荣枯尽不闻。

赏析:

     “酒醲花一树,何暇卓文君”,春酒醇厚并且繁花满树;哪里有闲暇去关注卓文君呢?在春日的闲暇时光,诗人置酒闲饮,斟一杯美酒,对满树繁花,顿觉逸兴遄飞,沉醉在这春天里,不知今夕何夕。

      “客坐长先饮,公闲半已曛”,客人坐下之后先开怀畅饮;公事闲暇之后已是黄昏日暮。这个春日,诗人并不孤单,在置酒闲饮之时,有好友前来作伴。朋友之间,无需客套,无需拘于虚礼,来到之后,便开怀畅饮,率性自适。

     “水乡春足雨,山郭夜多云”,江南水乡的春天雨水充足;山城郭外的夜幕下暗云堆积。诗人的笔触一转,转而关注江南水乡的天气与环境。春日的江南,烟雨迷蒙,绵绵春雨润泽了大地,唤醒了蛰伏一冬的生命。

     “何似参禅理,荣枯尽不同”,这何其像参悟禅理啊;世间的盛衰与穷达都不去关心它。生活在此间,诗人产生了通达的人生感受,他觉得,这里的生活与参禅悟道何其相似啊,一样能使人物我两忘,内心澄澈。

别刘秀才许浑赏析?

别刘秀才 [ 唐代 ] 许浑

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

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春期鄠杜花。

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翻译

卞和三次献玉无功而返,是因为美玉有瑕,又携带书和剑客居异乡,天涯漂泊。

在潇湘夜雨中,乘着小船与友人分别,想从大路出发,在春暖花开之时到达京都。

通明的灯火照耀在水面上,数千只飞旋的萤火虫变得黯然失色。船桨拨动着河水,惊动了河滩上落宿的大雁,纷纷展翅斜着向远处飞去。

跨越万里山河奔走,秋风萧瑟,远远望见家乡,却不愿回家。

松江怀古许浑颈联的赏析?

“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状态,“吹浪”表现江豚行风鼓浪的气势,颈联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全诗寄慨言志,格调高昂,手法高妙,借对六朝覆灭的哀叹,表现出对唐朝江山风雨飘摇、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许浑长安旅夜首联赏析?

许浑长安旅夜全诗如下: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点明自己客居长安的处境和季节,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作铺垫。

(2)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之情。

这是一首以思乡为主旨的律诗。作者长时间客居长安,时逢秋天,作者长夜无眠,弹琴不成,唱歌也无法寄托自己的深情。作者心中所想只有那洛阳城了。因为那里是自己的家乡。作者把乡思写得柔肠百转,令人动容。

许浑诗歌“夜归丁卯桥村舍”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是什么意思?

紫蒲是指紫色的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开紫色花的就叫紫菖蒲,紫蒲是简称。“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是说菖蒲出水很高,使水边的栏杆(水槛)显得低了,深秋时节红叶飘零,落了很多在船上。

谢亭送别许浑尾联的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

“劳歌一曲解行舟”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红叶青山水急流”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句则是表明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