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闾庙和江村晚眺的解释
三闾庙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赏析]这首诗是写屈原的忧怨的。 全诗以“怨”字为魂。“沅湘流不尽,屈子冤何深。”诗以沅湘开头,既是即景起兴,又是比喻。沅湘是屈原常常咏叹的两条江。骚人的幽怨何所似?如沅湘之水千载悠悠。“不尽”写冤之绵长;“何深”写冤之深重。诗的后两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以景载情,悠悠不尽情思尽蕴景中。 江村晚眺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背景】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一介布衣,游历江湖,足迹遍及南中国主要地区。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平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意境欣赏】 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诗评】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阁(同‘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
二、宋朝戴复古的诗
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舠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舠】一种狭长如刀的小渔船
【阁】搁,小船晚泊
三、江楼晚眺 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白居易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着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注释】蜃散: 蜃气消散。海面、沙漠中,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折射,而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以为是蜃吐气而成,称海市蜃楼。
选自白居易的《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诗题原作“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张员外指张籍(约767—830)
澹烟疏雨间斜阳:指傍晚天气时晴时雨,晴雨交替。间,间隔。
蜃(shèn慎):大蛤蜊。海面、沙漠中,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折射,而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称海市蜃楼。
虹残水照断桥梁:雨后天空出现的虹,弯弯的好像拱桥,后来虹影渐渐消残,水中好像映着一座断桥。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雁群高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
著:用。
图写取:临摹下来。
取:助动词。
题诗:画上题诗。
水曹郎:水部曹郎,水部(隶属于工部)官职名。当时张籍在不部任职,故称不曹郎。
①诗题谓“景物鲜奇”,诗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②张籍在《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中赞叹说:“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称赞白居易把景物写活了。请以颈联为例简析诗人是怎样将景物写活的。(3分)
答案:
(1)斜阳穿过烟雨,江面清新明净,楼阁如海市蜃楼,虹影如水中断桥,江上白浪如花,碧空雁阵如字,(2分)诗人紧扣题目,选取景物别具匠心,描绘景物鲜明生动,构成了灵动而奇妙的画面。(2分)
(2)颈联用“花千片”比喻浪花,用“字一行”比喻雁阵,用比喻状物写景,生动形象。一“翻”一“点”,遣词生动传神,使江天景物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增添了无限生机。(3分,比喻2分,动静结合1分。)
赏析:
该诗是一首七律,作于杭州刺史任内。上两句是说,风吹水面,白浪翻卷,好像千万片花瓣。碧空高远,大雁飞行,犹如在青天点上字迹一行。诗人巧妙地剪裁了江上雨后的自然景物,一仰,以实字写实景,构成了清新和谐的画面。
该诗下两句一俯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上杭州城楼眺望,赞赏景色的优美,于是请人画为图幅,并题了这首诗寄给张籍。张籍特地写了《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赞叹说:“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称赞白居易把景物写活了。
作品抓住大雨刚过,彩虹尚存,海市蜃楼将要消失的一刹那,将这一精彩场面剪辑下来,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丹青图画。诗歌从阳光写起,谓斜阳余晖,由淡烟疏雨的间隙中射到水面。这个意境就极清新可人。加之江面经雨水一洗,新鲜明净,海风徐来,凉爽宜人。
题目所言“景物鲜奇”已非虚言。三、四句描绘了难得见到的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两种奇观。诗人是登楼眺望,目中所视,必有亭台楼阁。所以“蜃散云收破楼阁”云云是实景虚写。下句则说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弯弯的好像拱桥,后来彩虹逐渐消残,水中好像映着一座断桥。本来雨后彩虹已是奇观胜景,诗人更从水中映照之倒影着笔,又把景色之妙提高一筹。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上句说江水碧绿,风吹浪翻,好像千片花瓣一样;下句说雁群把天空点染成一行字迹。“翻”字以诗情作画,写得生动;“点”字以画笔入诗,下得有神。诗人从作画的角度作诗,则诗中有画就不奇怪了。如此天然胜景,诗人不愿独自欣赏,赶快画为图幅,寄给好友。张籍有《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见寄》,就是和这首诗的。诗中有“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之句,从侧面也可看出白居易诗情画笔的非凡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