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古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贺知章性情旷达,崇尚道教,晚年辞官做了道士。这对他的诗作是有影响的。历来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李白《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古诗咏柳?
古诗里咏柳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是什么季节的古诗?
《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万物复苏,柳树发芽的景色。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柳》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咏柳》古诗的意思是: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拓展资料: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资料来源头条百科:
https://www.baike.com/wiki/%E8%B4%BA%E7%9F%A5%E7%AB%A0/1055648?prd=home_search&search_id=5u9syopw4g0000&view_id=1jp40hzol21s00
古诗《咏柳》的诗意是什么?
古诗《咏柳 》的诗意是:“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1、全诗: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盛唐前期诗人,也是著名书法家。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后在家乡去世,享年86岁。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歌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贺知章作品大多散佚,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柳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咏柳古诗的繁体?
咏柳的古诗是用繁体字写成的。1.因为咏柳古诗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使用的汉字为繁体字,所以最初的咏柳古诗是用繁体字写成的。2.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汉字的简化改革实行了,但是古诗保留了原来的书写方式,因此现代咏柳古诗也是用繁体字来写的。延伸内容:在中国,繁体字主要流行于香港,台湾等地区,由于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地区的汉字书写习惯多使用繁体字。
白居易咏柳的古诗?
白居易咏柳古诗有《杨柳枝词》,全诗如下: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
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枝头嫩芽一片鹅黄,飘荡的柳枝比丝缕还要柔软。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没有一人光顾,这美好的柳枝又能属于谁呢?
古诗《咏柳》的解释?
一、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四、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古诗咏柳的诗意?
《咏柳》曾巩 〔宋代〕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