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塞下曲戎昱解析? 塞下曲戎昱朗读?

2024年02月29日 19:07:131

塞下曲戎昱解析?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塞下曲戎昱朗读?

朗读

塞下曲

  戎昱 〔唐代〕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译文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

塞下曲其二戎昱译文?

【译文】

冬天日短,昏淡的太阳很快就落下,北风卷着蓬草在荒原上滚动。

将军率领着一队疲惫不堪的士兵,(也许是打了败仗)退却着,踏入了古塞门。

回头向阴山了望,顺着手指的方向,那边有一股杀气凝成的黄云冲天而起。

登上高山,能望见胡人的队伍,胡兵骑着胡马奔驰的速度真快啊。

黄河又封冻了,胡人又有了南侵的意向。

戍边大将连夜出军,寒霜冷雪就像在剐割人肉。

塞北的冬季,草木枯竭,

乌鸢以僵尸为食,吃饱了就歇息在僵尸旁。

浩瀚的沙漠空空如也,终日不绝于耳的是朔风呼啸的声音。

身为战卒是多么辛苦,辛苦的没有四时之分。

晚上,太阳落山后,人们都可以休息,唯独战卒不能,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日夜戍边,一刻也不能松懈。

那些靠近岸边的地方有被河水多年淤积冲刷形成的砂砾堆,其中有将近一半掺和着殉难烈士的白骨。

单于至今还没有被消灭,阴谋入侵的邪念常会勃然而起。

戍城上画角哀鸣,听那声音,就像在传达战卒满腹的苦楚。

假如有人走近战卒左右向他询问,战卒会沉默无言、泪如雨下,

长年累月戍守边塞、事鼙鼓而进退,怎不期盼会出现明君盛世啊!

北风吹刮,令白草枯萎凋零,胡马急驰,让边境不得安宁。

夜深人静时,战卒只能眼望戍楼明月想心事、打发时光,每当秋天来临,身为将军的战卒就提高了警惕备战之心。

身上披霜载露的铁衣变得分外沉重,年深日久,朝夕相处的战马也无可奈何地悄然变老。

唉,自建塞初始,边境就一直不安宁,战争的烟尘一直飞扬至今。

塞上曲古诗戎昱朗读?

原文

塞上曲【sài shàng qǔ】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hú fēng lüè dì shāo lián shān , suì yè gū chéng wèi xià guān 。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shān tóu fēng zǐ shēng shēng jiào , zhī shì jiāng jūn yè liè huán 。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塞上曲戎昱古诗正确读法?

sài塞shàng上qǔ曲·hú胡fēng风lüè略dì地shāo烧lián连shān山

 [táng唐 ]róng戎yù昱

hú胡fēng风lüè略dì地shāo烧lián连shān山 ,suì碎yè叶gū孤chéng城wèi未xià下guān关 。

shān山tóu头fēng烽zǐ子shēng声shēng声jiào叫 ,zhī知shì是jiāng将jūn军yè夜liè猎huán还 。

塞下曲唐常建古诗讲解?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译文】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洒满日月的清辉。

【注释】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语。

帝乡:京城,此处指西汉国都长安。

乌孙:西域少数名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

不称王:放弃王号,即臣服于唐朝。

兵气:战争的烟尘。

【主题归纳】

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和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

塞下曲古诗(朝代唐作者李白)?

李白塞下曲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卢纶古诗解析?

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出自《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这是一首描写守关将士夜追逃兵的诗,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敌军首领带领着残兵败将,趁着风高月黑的夜晚慌乱溃逃。唐军轻骑列队而出

早梅古诗戎昱注音版?

yī shù hán méi bái yù tiáo , jiǒng lín cūn lù bàng xī qiáo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ù zhī jìn shuǐ huā xiān fā , yí shì jīng dōng xuě wèi xiāo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翻译: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塞下曲唐卢纶第五首拼音?

拼音版如下:

diào jiàn yòu hū yīng ,jù wén chū shì néng 。

bēn hú jiāng bèng zhì ,sǎo jǐn gǔ qiū líng 。

原文: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