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人,现代诗人有哪些?
中国的现代诗人有:
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柳亚子、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汪德祖、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臧克家、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贺敬之、公刘、郭小川、李瑛、孙磊、木朵、康城、朵渔、黄锦祥、巫昂、廖伟棠、沈浩波、吕叶、马兰、叶千华、庞培、宋非、杨小滨、冯志、亮章平、郑愁予、任洪渊、杨牧、叶维廉、食指、陈运和
唐朝诗人李绅有哪些有名的作品?
在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之中,多数佳作皆是为底层劳动人民呐喊愤恨,比如流传度最高的千古名句《悯农》。
除此之外,李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李绅,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吴城县,他的父亲曾是地方官。他的生活是艰难的,他父亲死时他还是个孩子,跟着他的母亲去学习。那时候,他看到农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没有白天和黑夜,但最后他们还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心里充满了怨恨,遂挥笔写下《悯农》。《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顺义现代诗人?
雪石先生,本名孙月龙,北京顺义人,诗人、朗诵演员,广播电视总台栏目顾问;高级国学文化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际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指导教师;燕山诗社、诗心斋文学会创始人
现代诗人有谁?
中国现代诗人有:
1、20世纪的有: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 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孙磊、范想、廖伟棠、沈浩波 吕叶、马兰、庞培、宋非、杨小滨、章平、余怒戈、麦蓝蓝等人。
2、21世纪的有:欧发伟、李云鹏、原筱菲、陈昂、苏笑嫣、杨若鹏、颜贤风、张牧笛、倚瑾桓、金涛、李军洋、慈琪、李唐、高璨、老祥、.郑小琼、冰凌河(张印开)、南窗、潘祖诚等人
意大利现代诗人?
但丁·亚利基利,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後世。
文艺复兴时期始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粗略指涉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之间所经历的这四百多时间。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但通常可以涵括欧洲由野蛮的黑暗时代演进到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新发展的时代,而这些领域的成就均超越了伟大的古文明。
苏州现代诗人?
苏州有许多现代诗人,以下是部分介绍:
- 沈祖棻: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原籍浙江海盐,出生于苏州。现代女词人、诗人、文学家,20世纪30年代,先后毕业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师从汪东、吴梅等耆学老宿。1949年以后,任教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
- 陶文瑜:江苏苏州人,是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2019年因病逝世。曾在《苏州杂志》担任副总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
- 柳亚子:出生在“既学做人,又学谋生”的“耕读之家”——大胜柳氏宗族,苏州吴中大胜村人。
- 俞平伯: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代诗人、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你还想了解苏州现代诗人的其他内容,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10首现代诗,最好诗人是较有名的?
10首现代诗如下:
1《一切》
2《再别康桥》
3《乡愁》
4《抉择》
5《盼望》
6《一棵开花的书》
7《雨巷》
8《偶然》
9《乡愁》
10《热爱生命》
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区别?
当代诗人和现代诗人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时间上。
现代诗人是指在1919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涌现出来的,也就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出现的诗人。
当代诗人指的是从1949年以后出现或者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的诗人。
对于现代诗人来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诗人,现代诗歌一般大都采用自由体裁,诗歌的格律和形式已经不再重要。
现代诗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一般的分法是将20世纪上半叶的诗人定义为现代诗人;20世纪下半叶及以后的诗人定义为当代诗人;这种分类法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金波是古代诗人还是现代诗人?
现代诗人。
金波,原名王金波,笔名金波,生于1935年。祖籍河北冀县(现河北冀州市)。民族汉,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郭沫若是当代诗人还是现代诗人?
郭沫若是现代诗人。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郭沫若的戏剧与诗歌自由无拘,从未照搬他人的观点枷锁强行注入自己的诗歌创作,强调只有在形式方面主张“绝端自由,绝端自主”创作主体才能真正抵达自主。这种自由灵活的观念与史剧的情味抒发紧密连结在一起。郭沫若的历史剧中的抒情诗特色不仅是指其中的短歌或者是小诗,而且还指其中散文的诗或是诗的独白。散文诗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史剧产生有机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