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redrose诗歌创作背景?
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诗人生活在破产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
彭斯学习英文之余还学习了优美的法文。辛劳终生,但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各国文学无不涉猎,也喜爱苏格兰民歌和民间故事。
他的诗歌歌颂了故国家乡的秀美,抒写了劳动者纯朴的友谊和爱情。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
英雄祭诗歌创作背景?
《英雄祭》创作于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不畏牺牲,保家卫国,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饮酒的诗歌创作背景?
《饮酒》的诗歌创作背景为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
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myfriend英语诗歌创作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的传奇女诗人,生前,她的作品并不受欢迎,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了1800多首诗。她是尘封了百余年的诗人,是美国最重要女诗人。
My friend must be a Bird—
Because it flies!
Mortal, my friend must be,
Because it dies!
Barbs has it, like a Bee!
Ah, curious friend!
Thou puzzlest me!
我的朋友肯定是只鸟—
因为它飞翔!
我的朋友肯定是个人,
因它会死亡!
它有倒刺,象蜜蜂一样!
哦,古怪的朋友啊!
你使我迷茫!
陆游诗歌创作背景?
陆游的背景:
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遂携家眷南迁山阴(今浙江绍兴)。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诗歌创作背景是什么意思?
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一种怎样的社会环境,所处的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从而写出了这样的诗词。
八十年代诗歌创作背景?
八十年代也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万物复苏的春天,这一时代的人们重新开始了思想的思考变化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仿佛一时间所有的一切都焕发了青春,一切都充满了活力,无论少年儿童还是中老年人都变的激情四射,好像一下把损失的时间全部加倍的夺回来!
长城的现代背景?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宏伟的防御建筑工程,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也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的工程量是十分惊人的,这项古代工程从秦始皇的时代兴建起来,前后持续了近2000年。历代统治者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断地对长城进行修缮和增筑。据粗略计算,修筑长城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它可以环绕地球一圈多呢!由此看来,万里长城的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非凡成就,凝聚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刘勰诗歌创作?
刘勰关于创作构思和艺术想象的理论观点。《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亦为创作论之总纲。刘勰认为,创作构思的过程是一个从物到情到辞令的过程,此过程的总体特征是“物与神游”。作家之“神”既与外物共游,又与辞令交融;既能思接千载,又能视通万里。
而创作构思的难处则在于处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刘勰提出三点:
一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二是以博见夔贫,以贯一拯乱;
三是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研阅穷照,驯致怿辞;还要知道言语的局限性,做到“笔固知止”。
诗歌创作原理?
客观对应物: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情景、事件、典故的有机组合构成一幅图景,从而造成特定的感性经验,达到情与理的统一,并引发读者的同样情绪。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荒原》的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
1、内心独白的运用。
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
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
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
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仪式,或者指向文学作品的故事,抱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