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请问这首诗是谁写的啊?

2024年03月12日 06:07:061

请问这首诗是谁写的啊?

上邪》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山无陵”中“陵”指山峰,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山变平地”(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而在《还》剧中,将这句深化 “爱”之主旨的誓言反复念为“山无棱”,不由让人贻笑大方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棱”为物体上不同方面的两个平面连接部分。如“棱角”。“山怎能没有棱角”?“千岩竞秀”从何而来?山无棱角,何来“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说琼瑶在对《还》剧的创作中,将《上邪》这首情歌引用错了。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指天。上邪: 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相亲。 ④命:令,使。从“长 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 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 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山径这首诗是谁写的?全诗是什么啊?

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出自:《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原文: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看看他是谁作文怎么写?

第一段先埋下问题,让人们猜猜他是谁?

第二段写他的外貌,他所做的各种好事,最后一段为人们揭晓谜底。

《海盗》这首诗怎么写,是谁写的?

不知你指的哪一首,我这有一首,敬请欣赏海盗漂泊大海上,寻船觅舰搜索神秘小岛强弩 短刀,掩藏在胡乱穿戴的衣帽面庞被阴森笼罩。

没阳光度日,吃夺的面包嚼抢的奶酪亲吻 拥抱,只愿店蜡烛不习惯灯泡设计好周密圈套。

企图的结交,为接近讨好为背叛礼貌惟妙 惟肖,目的远离假装依靠,等待实施凶狠和残暴。

当一切嚎叫,终止于海盗胜利的号角珍宝 钞票,没有忠诚却很得意的笑都在疯狂中荣耀。

贪婪中生活,把掠夺的喜悦作为美好充当 需要,相互间以手舞缠绕足蹈交换野蛮的情调。

真正的幸福,没想象中远在天涯海角回头 岸上,那幸福之地一直在召喊迷失方向的海盗。2006 4 6

锄禾这首诗是谁写的,全文怎么写?

【名称】《锄禾》   【年代】中唐   【作者】聂夷中   【体裁】五言古诗锄 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猜猜他是谁作文评语怎么写?

开篇设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很好!文章语言通顺,描写形象具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文。

写猜猜他是谁作文怎么写神态描写?

他有一张胖嘟嘟的脸蛋儿,挺逗人喜爱的。他有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两颗门牙都露出来了。你可别看他嘴巴小,说起话来就震耳欲聋,像鞭炮一样响。

  下课时,他第一个跑出教室,在操场上玩耍、奔跑。上课时,他又是最后一个跑回教室,玩的大汗津津,有时还乘老师不注意,悄悄告诉同学,我们下节课接着玩。

  他的胆子特别大。有时,高年级的大哥哥向他挑战,他一点儿也不害怕,他就会瞪大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自己特别厉害,吓退对方。一次,五年级的大哥哥向他挑战掰手劲,他没有退缩,把衣袖一挽,把手伸出来,两人说:“来吧,我不怕你。”他咬紧牙关,脸涨得通红,大家齐声说:“加油!加油!”他听了,用出了全身的力气,心里数着“1、2、3”,把大哥哥的手压了下去。大家高兴的说:“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诗是谁写的啊?

是施耐庵写的。

该诗句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全文如下: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作者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啊?

“锄禾日当午”出自《悯农》,作者是李绅。《悯农》年代:唐作者: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谁家少女不思春。是谁写的啊?我怎么记得是首诗里面的啊?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青年男女之间互相美化,互相吸引,双方都感到顺眼,舒服,所以“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时就容易出现“期待效应”,即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所谓“月移云影动,疑是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