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情的诗词?
葬花吟 《红楼梦》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乡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乡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咏物抒情的意思?
咏物抒情也称托物寄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咏物类现代诗歌?
汉语中用咏物类的现代诗歌有:
《樱花》
樱花轻撒,娇羞满院。
抖擞它的精神,令太阳发出更强烈的光芒,
引着春风毫无威胁。
春雨点洒,它能绽放。
粉红色的彼岸,与春晚的海棠,华美枝头。
枝节生长,向空中延伸,
在繁华热闹的五街六巷中错落有致。
夜里一星,木棉花舞。
芳香暖馨,回味无穷,傍晚袅袅升起。
咏物抒情和借物抒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景交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写作手法.两者意思相近.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许.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更为紧密.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
咏物抒情的诗有哪些?
1《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2《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6《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言志》古诗大全?
咏物言志的故事:
1、《梅花》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宋代)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3、《在狱咏蝉》骆宾王(唐代)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青松》陈毅(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石》郑板桥(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石灰吟》于谦(明代)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墨梅》王冕(元代)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8、《早梅》柳宗元(唐代)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9、《杨柳枝词》刘禹锡(唐代)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0、《新栽梅》白居易(唐代)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托物言志和咏物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和咏物抒情都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但它们的区别在于:
1. 托物言志是通过描写某个具体的物品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或价值观等,强调思想性和抒情性的结合。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将黄河的奔流比喻为自己的豪情壮志。
2. 咏物抒情则是通过对某个物品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强调抒情性和描写性的结合。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就是通过描写春雨来表达诗人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
因此,托物言志更强调思想性和抒情性的结合,而咏物抒情更强调抒情性和描写性的结合。
借景抒情的现代诗歌高中?
1、
坐在我熟悉的瑶阶仰望天岚
雪雾的流荧开出了五月的石榴
火红的身躯唱着轻柔的歌儿
狭小的蜗居萌动想春的瑰丽
有金牛不舍地经过我灿烂的身旁
2、
雪梅当开的时候
我也浓郁地相随,绽放一些勃勃的生命笑意
酝酿此生决不枯萎的呼吸
满怀喜悦等待那柔软小虎的轻哮
我和它都笑了,竟是那么真诚地契合
3、
它专著的眸子,一些惶惑
关于飞雪迎春归来后的红榴
它虔诚深嗅,不忍摘取那份嫣然
只把诡谲的气息满满登登地吸入心间
它该怎样地伴我欣赏来年的绝色
借物抒情和咏物寓情有什么区别?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咏物寓情是指在作品中,借咏物来寄寓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咏物寓情法,其中所咏之物与所寓之情,须有相似之处,必有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天成而没有牵强附会之痕。
例如,秦牧的《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秦牧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这是作者访问驻守南海东瑁洲等小岛上的解放军战士时写下的一篇散文。作者抓住仙人掌的特点,热情洋溢地抒发了自己的赞颂之情。他在文中写道:“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接下来,分层摹写了仙人掌的坚韧性格和抗旱耐瘠、顽强拒害、花朵艳丽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满怀激情地歌咏仙人掌呢?文章末尾点明:“我总是忘不了那墨绿色的岛屿,那簇生着仙人掌的海滩,那迎着海风微笑屹立着的战士们坚毅的形象!”从文末这一句,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借物以寓情,咏的是仙人掌,颂的是解放军战士高尚的品德与情操。
间接抒情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1、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高似孙《句·有鱼有蟹美如玉》
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看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深秋独游曲江》
3、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朱放《题竹林寺》
4、春思重,晓妆迟。——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5、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