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沅汀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指谁?

2024年05月01日 00:36:351

沅汀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指谁?

题目为《过三闾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原文为: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译文: 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注释:

1、三闾(lǘ)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

2、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3、屈子怨何深:此处用比喻,屈子指屈原,句意屈原的怨恨好似沅江湘江深沉的河水一样。何深:多么地深。

4、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

何满子秋怨原诗?

河满子·秋怨

【宋】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何春深古诗?

和春深二十首

作者: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马为中路鸟,妓作后庭花。 罗绮驱论队,金银用断车。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方镇家。通犀排带胯,瑞鹘勘袍花。飞絮冲球马,垂杨拂妓车。戎装拜春设,左握宝刀斜。

屈子沉江古诗对联?

上联: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下联: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上联: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下联: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

上联: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下联: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上联:千古忠贞千古仰;

下联:一生清醒一生忧。

上联:屈平辞赋悬日月;

下联:楚王台榭空山丘。

 上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下联: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上联: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下联: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

上联: 青衣江米,屈居小品,今日家家四季添正餐; 

下联: 黄酒龙舟,原属中华,届时处处千帆闹端午。

何满子秋怨的作者?

宋词鉴赏·《何满子 秋怨》·孙洙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别情的抒情词。上片写有别必怨。本来,离别已十分伤神,更何况是“怅望浮生”的秋日?宝瑟,即锦瑟,其意已十分凄惨,更何况又是衰草、疏砧?因此,别离必然会产生怨忿。

下片写幽怨难禁,“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摇摇”,忧愁彷徨无法抑制;若寻梦境,又觉无踪,因此幽怨难胜。

整首词写怅望,写听琴,写登临,写意想,写梦寐,情感逐层加深,词意随之转悲,摹状离情可谓淋漓尽致。

“楚客多情偏怨别”、“天若有情天亦老”两句,尤为全篇警语。前者,从本身来说,身本多情,偏又怨别,则怨之深邃,可想而知。此层犹浅。后者,本为李贺诗句,从假定说,天本无情,想当亦老,可见抱恨之感深已极。这一层感情揭示得最深。

这首词,纯粹抒情,即使写景,也是从抒情中带出。与一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不同,它是一首情深意切的抒情词。

孙洙(1031~1079)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何满子古诗词唐代?

何满子作者:毛熙震 朝代:唐代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 转添春思难平。

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 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无语残妆澹薄,含羞亸袂轻盈。

几度香闺眠过晓, 绮窗疏日微明。

云母帐中偷惜,水精枕上初惊¤ 笑靥嫩疑花拆,愁眉翠敛山横。

相望只教添怅恨, 整鬟时见纤琼。

独倚朱扉闲立,谁知别有深情。

端午九州祭屈子出自哪里谁写的?

出自《史记》屈原列传不知对不对

何求林静岱深宗如夫 古诗?

应为唐代诗圣杜甫的《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亦有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夜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动静结合,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