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描写诗人风骨的句子? 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024年05月14日 06:52:521

描写诗人风骨的句子?

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微之。妻孥朋友来相吊,唯道皇天无所知。文章卓荦生无敌,风骨英灵殁有神。哭送咸阳北原上,可能随例作灰尘

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于他的(《修竹篇序》)中明确提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诗歌主张。《修竹篇序》是陈子昂的文学理论,主要包括风骨和兴寄两点。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后世称陈拾遗,与李白、孟浩然等十人合称仙宗十友,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他24岁时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后升右拾遗,曾两度从军边塞。陈子昂居丧期间被权臣武三思指使陷害,最终冤死狱中。

提出风骨和兴寄口号的诗人是?

       这位诗人是陈子昂。

       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的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说”和“风骨说”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经过陈子昂等人从理论到创作实践的努力,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多世纪齐梁文风的余波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的创作热潮,并影响了后来的意兴论等。

风骨的意思?

风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fēng gǔ,解释为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指人的品格,性格;指刚正的气概;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语出《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 姚兴覩之而醉心, 宋祖闻之而动色。”

风骨的句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为何建安风骨又称曹操风骨?

建安风骨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所以称建安风骨为曹操风骨也可以。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 建安风骨 ”这一时代风格 。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二为一为风骨。

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

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

卜算子咏梅陆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风骨?

《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作者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这首词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陆游一生之中最爱的便是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这首《卜算子·咏梅》便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风骨名言?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2、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

  3、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4、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5、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6、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7、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10、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11、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12、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13、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14、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5、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16、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17、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18、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19、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20、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21、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22、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23、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2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25、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26、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

  27、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28、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29、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30、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

  31、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32、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33、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34、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3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36、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37、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38、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风骨凛然的意思?

风骨 :

fēnɡ ɡǔ

①指人的气概、品格。②(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凛然 lǐnrán

恐惧、畏惧;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风骨凛然,一般用来形容人的精神气质或作品的艺术风格。

形容人:

苏轼词 《满庭芳》中 “有王长官者……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喻王长官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象比喻,其人傲干奇节,风骨凛然如见。

形容作品:

如高适的边塞诗诗作风格,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魏晋风骨的含义?

什么是魏晋风骨:

1、超脱自由,不惧束缚:魏晋时期的政治斗争极为明显,但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分子不甘于沦为别人的棋子,魏晋风骨也应运而生。崇尚魏晋风骨的人,他们不为世俗所束缚,当人人都在追求名誉利益时,他们却在培养高雅情趣,陶冶淡然情操。在普通人的眼中他们成为了看破“世俗官场”之人,实则他们只是去追寻最本质的自我,追寻人类真正的宿命。

2、豁达乐观,是非明辨:在那个硝烟频起,战争不断的年代,想要拥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是极为不容易。但是拥有魏晋风骨之人,他们虽然信奉天命但却不屈于天命。他们相信上天是无法违背的,但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身处乱世,但他们无时无刻都在追求幸福,寻求欢乐。他们也始终相信生活总是在不断奔向美好,未来总是一片光明。这样的想法不仅慰藉了孤单的心,也鼓励了身处黑暗之人。他们懂得孰是孰非,但不会妄加评论,因为他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3、受到魏晋风骨影响的文人志士,他们个个都胸襟阔达,大度洒脱,拥有着十分傲骨的气质。魏晋风骨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拥有着理想化生活的理念。魏晋风骨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它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魅力,也因此它能够在我国文坛备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