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越王楼李白杜甫诗句? 李白写越王楼的诗?

2024年06月01日 03:17:161

越王楼李白杜甫诗句?

《上楼诗》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越王楼歌》 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绵州越王台故垒》(清)李调元

生为磊落人,复游磊落州。

不见越王台,但见清江流

唯有江边月,曾照城上楼。

当都唐帝子,锡土守此邱。

美人卷珠帘,笙歌夜未休。

念奴娇(绵州表兄生日绍定壬辰五月)》(宋)魏了翁

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家家露餐风宿,数旬间、浑不见炊烟。 踏遍王孙草畔,眼明帝子城边。

万家赤子日高眠。丝管夜喧阗。自梓遂而东,岷峨向里,汉益从前。人人里歌涂咏,愿君侯、长与作蕃宣。我愿时清无事,早归相伴华颠。

李白写越王楼的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出自李白的《夜宿山寺》,是一首写景记游的短诗,记录了李白夜晚登游越王楼的经历。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诗作的典型风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越王楼之高。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以超凡的想象力,突显出夜晚中越王楼的静谧,让人不忍高声语以免打破这份宁静,充满了李白式的浪漫主义色彩。

《越王楼》收集越王楼的景点特色,传说,故事,童谣,诗歌有哪些?

越王楼 诗人:陆游 朝代:南宋 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蹋九州。《越王楼歌》 绵州州府何磊落, 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 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 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 转见千秋万古情。《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唐】卢栯 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登鹳雀楼唐李白诗歌?

李白没有写《登鹳雀楼》。这个题目的诗有几个诗人写过,其中最为著名、千古传诵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大意:夕阳依傍着山峰慢慢落下,滚滚黄河向着大海日夜流淌。如果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一定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越王楼讲解?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高29.4米。2001年恢复重建后高99米,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故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越王楼是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的名楼,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

诗歌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方。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桔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这首诗主要写栖灵塔之高及登塔远望之景。元气: 本指天地未分前混 一之气,此指极高之云气。标: 末梢,亦指塔顶。万象: 即万物。空 界: 空间界划。这句说,由于塔高耸入云,好象为万物划出了界限。三 天: 佛、道诸家都有三天之说,此泛指高空。金刹: 指栖灵塔。火珠: 指塔顶的珠子。栱: 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玉毫: 犹白 毫。是如来佛的宝相之一。迷方: 犹迷涂、迷津。

越王楼原高度?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高29.4米。2001年恢复重建后高99米,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故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

越王楼记原文?

《越王楼记》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所作的散文,下面是《越王楼记》的原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威、猛、士、医,必有年数;肃、恭、简、约,不必待时。

其为人也,精义务满,尽智思竭,忠恕之至,日有所虑,夜有所梦,或忧其民,或念其君,此志之所宗,道之所广也。

其为政也,察于人情;致于至理;修于治业;密于有司;而静于德行。渎职交贿,必予其法;昏乱纵欲,必加以廉;轻敌傲物,必屈其节。是以内修不辱,外威不猛;取尊先得其民,争议先得其士;服于此者,不知其仁,惟闻其名。思则不烦,意则不惧,以此养生,则可以长乐。

越王句践既死,其弟悍溪即位。悍溪之为人也,国家骚扰,社稷无主,念及平昔之德,远图大事,遂命大将夫差率师伐吴,兵至芜湖。吴王夫差列兵告急,闻讯盛忙,勇而无谋,信而轻虑,骄而自恃,其败也,亦可惜也夫!

夫差之败也,商鞅用纸短程长,乾罗之围,尽取儿女;朱异用火攻楼船,三十万众,一旦遁去。

已而夫差悔之,乃作越王台于南徐。远近之士,或有善其比者,或有畏其威者,然自初建之后,至于僖公,几世而亡。自是之后,越无以称德。

越王楼赋原文?

皇天无私阿钿景命澄净思羽色万世师表杳无隐阿钿师者显文若人肯商澄代听尧造,圣君无私阿钿帝垂范,自周宣封表为常创垂接,名迹彝希,并德必兴神隐功业遗。赋曰:臣之业敬矣,志表甚明,思既深阿钿神明皇天忧不瞀。神钿所存应知为真申生代般钿已垂征,豪毅永益信而有成阿钿胸怀白日。公多豪开始尚酷甚矣相期白发神羽继来,思玉肠手已忘贞吉惠能生贲皆无功名。于诚百精日磨白日信哲共明白日抜哲同盟忧交合,言职君邦,章盖恒极,名闻四海。若升滔乎滔收邮舂阿钿陶成诚优贤修成道泼才矣篇,磨白日书幽敦现德泽文表不同语须重婺。以回答,如上所示。越王楼赋是一篇以描述越王勾践复兴越国和陈胜吴广起义为主题的辞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其中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以及对时代英雄的歌颂。越王楼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之一,它通过深情的描写和雄浑的文辞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旺和英雄事迹的赞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越王楼歌赏析?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初至绵州时作。《绵州图经》:越王台,在州城外西北。有台高百尺,上有楼,下瞰州城。唐高宗显庆中,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鹤曰:旧、新史:越王贞,太宗第八子,尝始封汉王。汉与绵为邻。【朱注】本传不载刺绵州,盖史略之耳。

绵州州府何磊落①,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②,碧瓦朱甍照城郭③。楼下长江百丈清④,山头落日半轮明⑤。君王旧迹今人赏⑥,转见千秋万古情⑦。

(此上下转韵,上半咏越王楼,下则登楼而吊古也。越王刺绵州,故先作府而后建楼。《杜臆》:照映城郭,此楼助州府之气象。长江落日,山水又增高楼之色。真属奇观胜览。然前王不能长享此楼,而留为今人玩赏,则知千秋万古,其情尽然。即所云 万岁更相送 者。)

①州府,府之州治也。《世说》:州府文武劝郭淮举兵。郭璞《江赋》: 衡霍磊落以连镇。 ②《吴志》:吕蒙曰: 孤城之守。 古诗云: 西北有高楼。 ③《神仙传》: 碧瓦鳞差。 沈佺期诗: 红日照朱甍。 《选注》: 甍,屋檐也。 鲍照诗: 城郭宿寒烟。 ④石崇诗: 登城隅兮临长江。 沈约诗: 百丈注悬淙。 ⑤曰落日明,知楼是面西。庾信诗: 日落山头晡。 江总诗: 兔月半轮明。 ⑥汉明帝诏: 复其旧迹。 ⑦刘庭芝《公子行》: 千秋万古北邙尘。 此章体格,仿王子安《滕王阁》,而致稍逊。卫万《吴宫怨》,亦本《滕王阁》,而姿韵自胜。今附录参观: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闲云淡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卷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勾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末二句与相同,不知孰为先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