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屈原端午节的诗?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

2024年06月03日 02:07:211

屈原端午节的诗?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代表作品是《离骚》和《天问》等。而与端午节相关的屈原诗歌则有以下几首:

1.《九歌·湘夫人》:“怅兮恬兮,而不知所以裴回兮。乘流兮,下溯逝兮,东逝而西顾。愿逝者,昨夜之烟水。逝将去兮,逝将去兮。”本诗中湘夫人是屈原的一个虚构人物,诗中描写了端午节时她流连于湘江之滨,感慨时光易逝,寄托了屈原自己的爱国情怀。

2.《离骚》:“汨余苍苍,兮伊下达。有饮御泉,维受其嘏。汨余苍苍,兮伊下波。有饮御湖,维受其波。”本诗中也有端午节的影子,描写了屈原在流放途中来到的一个地方,为当地百姓祭祀,即便在他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也能感受到乡土的温暖和人民的淳朴,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3.《天问》:“夫言四时者,春秋冬夏也。东西南北四方者,曰远曰近也。日月星辰者,曰迟曰疾也。行变星辰者,曰早曰晏也。命曰自旦至暮,曰短曰长也。雷电风雨,曰治曰乱也。三年之丧,曰深曰浅也。一人之心,曰善曰恶也。端午之节,曰危曰安也。”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端午节,但是从诗中对于时间、方位、天象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掌握和感悟,以及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

《离骚》是 因为《离骚》是一篇描述屈原流放期间经历和离殇觉悟的长篇抒情诗,其中载有多个节日,其中包括端午节,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和关爱,成为纪念屈原的诗经典之一此外,《天问》、《九章》等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但并非端午节的纪念诗。

歌颂屈原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诗歌如下:

五月初五端午节诗歌

问天蹉跎多少年

------------写给伟大的诗人屈原

1.一善除万恶

二目看穿三千世界

上下而求索

哭尽长江黄河

2.水潺潺 月绵绵

扶石岱宗恒山

情悠悠 路漫漫

笑逝乌夜云天

3.三思楚辞九歌

天问世间坎坷为何

心已归楚 魂愿归楚

梦筑楚土之间

4.问天蹉跎多少年

泪中热雨帘帘

生不逢世兮 死亦盖世矣

忠曲灵安灵安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诗?

1. 屈原的《离骚》是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2. 史书记载,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诗人,他在楚怀王朝任职时,因反对与秦国通敌而被贬为国外,由此写下了《离骚》这篇长诗。

在诗中,他借喻自己离开故土的经历,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楚国衰落的悲愤,同时也描写了自然风光和人民疾苦,其中包括很多端午节的相关内容,如提到了端午龙舟赛、五色缤纷的衣裳、艾草的香味等,这些都与端午节的起源和庆祝活动有关。

3. 除了《离骚》,屈原还有其他诗歌也提到了端午节的相关内容。

例如《天问》中提到“鲸吞五色赤气翁”,据说这是指端午节时紫气满天。

《卜居》中也提到“居处烦夷难 / 进取饱寒欢 / 远游逢兰艾 / 同舟共龙竿”,这是在描述端午节前人们为了祛病驱邪的一些习俗。

总之,屈原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端午节文化和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和传承端午节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端午节屈原写的诗?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漫漫:长。

  修:长。

  兮:语气词,相当与“啊”。

  将:将要,还要。

  求索:寻找。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汨”指汨水。

  “汨汨而过”指时间流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意识是说: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缅怀、歌颂屈原的诗词?

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吊屈原赋》--贾谊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江上吟李 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有关歌颂屈原的诗歌?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其南楚霸王时代的诗歌成为后世文学经典之一。以下是两首有关歌颂屈原的经典诗歌:1、《离骚》中“沉吟放兴之《九歌》”:九歌中歌颂了屈原的才情、志向和爱国精神,“怀哉志士之忠,欣幸独游之散;羡余忠归而不得,悲蒲休之竹柏。”这是中国文化中传颂至今的经典之作。2、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岳阳楼》中:“岳阳楼前古祠堂,对此负峡出瞰,白云歌舞几时见,蔓草衰花愁杀颜。”其中的“白云歌舞几时见”,引用了屈原的诗作《天问》中的描述,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文学才华进行了叹服和歌颂。

歌颂屈原的诗词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歌颂屈原的诗词:

1. 《离骚》 - 屈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这是《离骚》中最著名的句子之一,表达了屈原希望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愿望。

2. 《国殇》 - 屈原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首诗表现了屈原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死亡的无畏精神。

3. 《九歌·东皇太一》 - 屈原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这首诗表现了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4. 《九歌·河伯》 - 屈原

“河伯献兮水仙花,碧波荡漾兮仙子居。”

这首诗赞美了河伯水仙花的美丽,同时表达了屈原对大自然的热爱。

5. 《九歌·湘夫人》 - 屈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首诗表达了屈原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诗才和才华。

以上是一些歌颂屈原的诗词,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爱国情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歌颂屈原的古诗词?

1、吊楚臣

赠崔秋浦三首 其三(唐·李白)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2、吊屈平

送杜审言(唐·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有关端午节的诗。而且是屈原写的?

是的,屈原所写的《离骚》中有关端午节的描述:

“仲夏既盈,四方以象,民之无良,相聚赌诛,曰期于齐…” 

这段诗意指到仲夏时节,各地都开始举行赛龙舟的活动。但因为人们道德败坏,竞赛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人们聚集在一起争斗,甚至相互残杀。而屈原则在齐国的时候,在端午节这个祭祀先祖和群众欢庆的日子里,通过一系列表演和讲述,表达了对故乡和国家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段诗成为了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