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几笔?
五子登科的笔画是:27画
五3画 子3画 登12画 科9画
科的结构是:左右结构
科的部首是:禾
科: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
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
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
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
五子登科又名?
五子登科又称为“五子科举”或“五子登科之事”,是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殿试成绩,即五名考生同时中举进士。这一成就被视为极为荣耀和难得的荣誉,因为在科举考试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殿试,更不用说五人同时中举。五子登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五位优秀的士子同时获得了官职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也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公正与选拔能力。五子登科的名字源自于五子之中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而其他四人则分别被称为“榜眼”、“探花”、“进士”和“贡士”。五子登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大佳话,被广泛传颂和赞美。
五子登科排名?
古代“五子登科 ”中“五子”是指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分别是:
1、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
2、窦俨: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
3、窦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
4、窦偁: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
5、窦僖: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五子登科明朝?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五子登科姓名?
1、《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2、现在一般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3、典故: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五子登科后来成为汉族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五子登科有什么典故?五子登科”有什么?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个窦燕山就是上述窦禹钧。
五子登科怎么吃法?
材料:
大米100克、小米50克,黑米50克,燕麦50克,葵瓜子仁20克,白芝麻(香炒)15克,腰果(盐焗)50克,松子仁30克,花生(盐焗)50克,食盐、花生油适量。
制法:
(1)把大米、小米、黑米、燕麦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米饭后放凉;
(2)热油起锅,把煮好的米饭放入炒锅内炒香,再加入葵瓜子仁、花生、腰果、松子仁同炒,食盐调味,起碟撒上白芝麻,即可食用。
什么叫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菜做法?
材料:
大米100克、小米50克,黑米50克,燕麦50克,葵瓜子仁20克,白芝麻(香炒)15克,腰果(盐焗)50克,松子仁30克,花生(盐焗)50克,食盐、花生油适量。
制法:
(1)把大米、小米、黑米、燕麦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米饭后放凉;
(2)热油起锅,把煮好的米饭放入炒锅内炒香,再加入葵瓜子仁、花生、腰果、松子仁同炒,食盐调味,起碟撒上白芝麻,即可食用。
五子登科树寓意?
五子登科是用于结婚的吉祥语或祝福话,体现了自古至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民间的“五子登科”的故事跟宋代窦禹钧五个儿子金榜题名有关。也是一段佳话。
窦禹钧出身于燕山一户商贾之家。最初窦禹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商,仗着自己的财势常常在买卖中坑骗顾客,让顾客遭受了很大损失。于是上天惩罚了窦禹钧,让他三十多岁还没有儿子。
一天晚上,窦禹钧梦到了死去的父亲。父亲对他说:“你品行不好,心术不正,就连上天也知道了你的恶名。因而你至今无子,并且寿命也不长了。你要是能够改过自新,广积阴德,兴许还能改变你的命运。窦禹钧醒来之后,决定听从父亲的话,多做善事。
一年元旦,窦禹钧去庙里拜佛,在大殿的垫子旁,见到了二百两银子和三十两金子。他想准是有人拜佛的时候不小心落下的,于是就在庙里静等失主认领。过了半天,有一个人来到了寺庙里,显得非常着急与悲伤。窦禹钧问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那人告诉窦禹钧说:“我丢了一笔钱,是救父亲的赎金。我出了寺庙之后发现钱不见了,就赶紧回来找找。窦禹钧确认他就是失主,便把钱还给他,还给了他一些路费。
窦禹钧还做过其他许多好事。有的人家没钱嫁女,窦禹钧就出资帮助他们。有的人家没钱办丧事,他也出钱帮忙。他还出钱资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子弟。就这样,窦禹钧积累了不少阴德。又一天晚上,窦禹钧在梦中听父亲说:“上天已经知道你阴功浩大,所以会延长你的寿命。另外你还会有五个儿子,他们都能大福大贵。此后,窦禹钧一如既往地做好事,积累阴功。后来,他真的有了五个儿子。窦禹钧为了能让儿子们成才,便严格要求他们,并为他们请了最好的老师。他的五个儿子也非常争气,全都考中了进士。
长子窦仪是宋初名臣,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次子窦俨历任几朝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起居郎。四子窦俱任左谏议大夫。五子窦倍任左补阅。窦禹钧的五个儿子都当上了高官,为世人所羡慕,人们称五子为“窦氏五龙”。
后来五子的事迹广为流传,民间对此事大为歌颂,并有了“五子登科,的说法。它寄托了百姓希望自家子弟都能和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功名利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