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故?

2024年07月14日 16:48:421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故?

1、故事出处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故事内容

春秋末期,吴越称霸,两国战争频发,吴国把越国打败,一定要越国屈服求和。

为了报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了文种、范蠡等重臣来整理国政,经过二十年后,国家逐渐转弱变强,终于击败了吴国,一雪国耻。

吴国战败后,吴王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可文种和范蠡坚决不同意与吴国和好。夫差很无奈,就写信给范蠡,大意为:“兔子捉光了,捉兔子用的猎狗最终也会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那些曾经为打胜仗而出谋献策的大臣们没用了,很多都会被铲除掉。两位大夫为何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条后路呢?”可文种和范蠡还是拒绝与吴国和好,逼得那位吴国信使无颜回去见君王,只好拔剑自刎。

越王最终灭掉了吴国,将王室贵族们全部抓了起来,并在他们的宫殿里设下庆功宴。可是,范蠡却不知去向,第二天,有人在太湖边找到他的衣服,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过了不久,文种却收到了一封信,上面说:“飞鸟打完了,弹弓就被藏起来,野兔杀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者遭害,凭越王的为人,只能与他共患难,不适合同他享乐,大夫到现在还不离开他的话,难免会有杀身之祸。”

文种没听取奉劝,最后果真被范蠡说中了,他被勾践逼上绝路,不得不自杀。

3、故事含义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指帝王建立基业后,杀害一同打天下的功臣,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这个故事让人感叹世态炎凉,强烈谴责了忘恩负义的人。

庐山的诗歌典故?

庐山诗歌的由来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兜兜转转来到了江西庐山,眼前的美景让他文思泉涌,饮一口陈年老酒,一首千古名篇横空出世,直至今天依然响彻华夏大地。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李白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瑰丽,语言生动形象。苏东坡十分喜欢这首诗,曾盛赞“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ian结尾的诗歌?

1.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出自唐代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2.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出自南北朝《西洲曲》

3.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长相思》

4.叹息孤鸾鸟,伤心明镜前。

出自唐代张渐《朗月行》

5.石湖春色太可怜,却似美人明镜前。

出自明代王宠《湖上》

描写妈妈的诗歌典故?

(一)关于母亲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

3、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

4、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 白居易

(二)关于母亲的典故

1、欧母画荻教子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伟大教育。

2、孟母三迁

孟母乃孟子之母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妈妈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等教子佳话。

3、岳母刺字

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妈妈,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的时候,励子从戎,把“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诗歌犬羊群的典故?

最初,单于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

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

过了好些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李清照借用典故的诗有哪些?

李清照 乐府雅词题作 历代诗余题作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 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 贵妃醉脸,也不似 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传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渐秋阑 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 汉皋解佩,似泪洒 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

,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注释]

(1)贵妃醉脸:"太和 开成中有程修己者,以善画得进谒,会春暮,上好诗问程:"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程对曰:"臣闻李正封诗云:'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上闻之大喜,谓杨贵妃:'妆镜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

(2)孙寿愁眉:"梁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 啼妆 坠马髻 折腰

步 龋齿笑 以为媚惑."

(3)韩令偷香:"韩寿美姿容,贾充聚会,贾女闻寿有奇香充疑女与寿有染.遂越墙查看,无异,充因为女拷问婢,怕事败露,终以女妻寿"

(4)徐娘传粉:徐娘无传粉事.

(5)汉皋解佩:"列仙传载:郑交甫之楚,过汉皋台遇二女佩两珠,交甫见而

借用燕然勒石纪功的典故?

燕然勒石纪功的典故被借用的情况很多。它源于唐代,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率领大军征讨突厥,经过燕山地区时,眼见马蹄磨损很大,便亲自下马检视,发现马蹄上带了很多燕山石头,为避免伤害马匹,便让士兵把石头清理掉,并在石头上刻下“燕然勒石”的字样,以示纪念。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被借用来表达对勤勉敬业、不断进取的人们的褒奖和鼓励。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刻下自己的荣誉和功绩。

作文结尾的红色诗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诗歌的结尾怎么写?

古诗词创作中常用下列方法进行结尾:

第一种用景语结尾。

第二种以情结尾。以情语结尾,在诗里要注意首尾呼应,词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节奏感等第三种升华主题的结尾。在我国古典诗歌写作中,许多诗歌常常采用前面写景、叙事铺垫,而在结尾的地方使主题陡然升华的方法,这也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现代诗时加以借鉴。

第四种疑问结尾。

采用疑问式结尾,能起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作用。这也是古典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

关于母爱诗歌的结尾?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