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哲理诗的现代哲理诗? 优美有哲理的古诗?

2024年07月31日 04:59:141

哲理诗的现代哲理诗?

  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

  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钟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优美有哲理的古诗?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哲理诗有哪些?

导读:上帝也是这样的,他甚至留不住他爱的人

此刻

——灵遁者

此刻,我被光包围着

此刻亚马逊森林的枯骨正一点点消失

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正在厮杀一只鬣狗

我留下了眼泪

没有表情

甚至平淡的哼出了一个调子

这个调子就是我们已经消失了的尾巴

无论此刻多么平静

无论此刻多么激愤

我都无能为力

上帝也是这样的

他甚至留不住他爱的人

她的爱人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了

她的爱人和世界上所有女人一样

拥有两只乳房

一只叫太阳

一只叫月亮

爱情永远不像我诗歌里写的那样

它像一个叫“此刻”的词汇

不信你看看此刻的你是什么样子

你就明白了

独立学者,作家,艺术家灵遁者诗歌作品。

哲理古诗?

哲理有关古诗,例如:

1.《题西林壁》

宋代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登飞来峰》

宋代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观书有感(其一)》

宋代 ·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蕴含哲理的古诗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蕴含哲理的古诗: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这些古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们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辛弃疾的哲理诗有哪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富有哲理的古诗?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年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古诗中的哲理?

1.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时间,只恨建立功名的机会来得太迟。

时间不等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2.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就如同鸿雁踏泥一般,在雪地留下爪痕,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接着又飞走了。

人生的遭遇就偶然,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

3.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不到最后,胜负不会见分晓。

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最后,才有胜的希望。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4.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古九首·明月皎夜光》

友人当年信誓旦旦,如今发达后,转眼就不认人。

世态炎凉的事太多了,背叛从来就存在。

只有在背叛中振作起来的人,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5.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生来无故乡,只要心安之处,即是故乡。

如能随遇而安,则无往不快。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领悟古诗的哲理?

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是写景状物的诗。第一首《暮江吟》通过美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二首《题西林壁》通过观景说明事理,第三首《雪梅》通过状物说明事理。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道理呢?就以《题西林壁》这首诗为例来谈谈吧。

《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带有哲理的古诗?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复古《寄兴》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蚁》

6、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杨万里《读陈蕃传》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