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古诗?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作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赏析
全诗充分体现了作者作官为民,关心与同情民众疾苦的可贵精神。
潍县署中画竹注音版?
潍县署中画竹拼音版注音:
yá zhāi wò tīng xiāo xiāo zhú , yí shì mín jiān jí kǔ shēng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xiē xiǎo wú cáo zhōu xiàn lì , yī zhī yī yè zǒng guān qíng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题目的意思是:在潍县县府所作之画竹赠与大伯
潍县署中画竹注音版题目意思是?
潍县署中画竹拼音版注音:
yá zhāi wò tīng xiāo xiāo zhú , yí shì mín jiān jí kǔ shēng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xiē xiǎo wú cáo zhōu xiàn lì , yī zhī yī yè zǒng guān qíng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题目的意思是:在潍县县府所作之画竹赠与大伯。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表达作者?
表达了郑板桥同百姓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什么感情?
从这幅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敬重。画中的竹子高大挺拔,笔触流畅自然,表现出作者对竹子形态和节奏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画中的年伯包大中丞也显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情感关注和尊重。整幅画散发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雅致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安宁。
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译文?
译文:
读书应该勤奋刻苦,不能松懈,要有恒心。现在你正在读《史记》,这是很实用的。如果每天规定自己看十页书,就一定要从头到尾认真地读完,有重要的地方更是应该记录下来,放进自己的日记本里面。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用另外的纸把它摘录出来,等以后去问先生。今年如果你能够把《史记》看完,明年就可以去看其他的书了。但是没有好处的小说和弹词,你不应该看。看了这些书不但没有好处,而且有坏处。
画竹古诗?
清 ·郑燮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此诗语言畅晓,格调清新,读来琅琅上口,别有一番韵味。
明 徐渭
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秾阴不通鸟,碧浪自翻天。
戛戛俱鸣石,迷迷别有烟。直须文与可,把笔取神传。
怀潍县古诗的意思?
《怀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意思是纸如同雪一样在天上飞舞)娇女秋千打四围,(意思是一个女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五色罗裙风摆动,(意思是五颜六色的裙子在风中摆来摆去)好将蝴蝶斗春归。(意思是在春天来临时,形容风筝比蝴蝶还美丽)这是潍县县令郑板桥写的关于风筝的诗句。他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把这种民间活动描写的可以说是春意盎然,呼吸这早春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译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原文: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注释:读书以看一遍就能背为才能,其实这个最不顶用。就在眼中看了一下,心中匆匆而过,根本用不了多少心神,这样看来看去根本来不及,就像看场中的美女,看一眼就过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从古到今,过目就能背诵的人,他们又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呢?孔子读周易读到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几次,不知道他读过多少遍,书里隐藏的细微含义,越读越明了,越钻研越深入,越读越没有穷尽。虽然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也都勤学苦练,下足功夫。苏东坡读本书都不用读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读到四更天,翰林院的老吏觉得他读书读得很辛苦,东坡却洒脱而丝毫不觉得苦。难道就因为看了一遍就可以记住而把书丢下不管了吗?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不再读书,之后就再没有好文章了。而且过目一遍能背,又有什么都背的坏处。如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最出色,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最出色。反复的看、背,你可能一会欣喜,一会悲泣,就在这几段中。但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难道不是一个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各种传奇恶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过目不忘,就像破烂厨柜,臭油坏酱都储藏在其中,这种肮脏无法忍受.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译文?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郑板桥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刻急:苛刻严峻。〕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摺(zhé)拉:摧折、毁损。〕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劬(qú)劳:辛勤劳苦。〕,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缊〔絪缊:这里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蚖〔蚖(yuán):一种毒蛇。〕、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犹子:侄子。〕而姑〔姑:姑息。〕纵惜也。家人〔家人:指郑家的仆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飧(sūn):熟食品。〕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潍县,今属山东。
这是古代家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