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李清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4年09月12日 02:35:261

李清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不是李清照。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代苏轼,不是李煜。全文如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繁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繁体是:

水調歌 明月幾時有

有通“又”,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

                                   ——《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汉·贾谊《过秦论》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清·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评语?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体裁上看是一首词,属于词中的长调。古诗词91字以上为长调、59~90字为中调、58字以内为小令。水调歌头全词共计97字,故应属于长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音?

shui三声,diao四声,ge一声,tou二声,ming二声,yue四声,ji三声,shi二声,you三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字数?

112个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共112个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张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作品,不是张迁的作品。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至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词。这首词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阙。上阙描写了中秋之夜,作者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散步,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他想起了过去的种种往事,但最终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下阙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信念,他坚信只要内心坚定,就能战胜困难,最终找到幸福。

总的来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思是:在中秋之夜,作者独自散步,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回忆过去,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但又坚信只要内心坚定,就能战胜困难,找到幸福。这首歌既表现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