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传?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736年)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故居?
李吉甫故居
位于和平区花园路12号,现为和平区人民政府使用。李吉甫为英商仁记洋行买办。建于1918年,二层带地下室,砖式结构建筑。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李吉甫故居
所属地区 天津
开放时间 08:30-17:00
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12号
类别
名胜古迹
票价
免费
李吉甫故居
其建筑面积为4891平方米,是一座采用古典主义手法建造装饰的近代优秀建筑。外墙有方壁柱凸形窗,檐部有齿饰,造型新颖别致。正门入口为三个带方钢透孔花饰的拱券门廊,顺台阶入内是方形回廊,天井中央原有喷水池,四角设大花坛。在回廊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组建筑,建筑中央设有两层高的十字交叉拱大厅,四角分别立两根带座基的爱奥尼克柱子,卧室、客厅、餐厅、书房等环布四周。大厅地面为美术图案水磨石,四角设地下室采光窗。二层回廊四角各有两根塔司干柱子支撑檐部及十字叉拱顶。内部装饰豪华。
李吉甫故居
该楼内部装修十分考究,住房全部用菲律宾木料,双槽窗,红缸砖地面,大厅地面为美术图案水磨石。外墙面局部有方壁柱凸形窗,檐部有齿饰,造型新颖别致。主楼外四周院内有花木绿地,南侧为铁花栏杆的院墙。这所四周临街、引人往目的大宅院,风格独特,造型典雅,环境清幽,充满豪华气派,是一座用古典主义手法建筑装饰的近代优秀建筑。该住宅现为和平区人民政府使用,被列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林甫儿子?
根据史籍记载,李林甫有儿子二十五人,女儿二十五人。
李岫,曾任将作监,后被除名流放延德郡。
李崿,曾任司储郎中,后被除名流放苍梧郡。
李屿,曾任太常少卿,后被除名流放临封郡。
李氏,嫁鸿胪少卿张博济。
张博济在李林甫死后被贬官。
郑平在李林甫死后被贬官。
李氏,嫁右补阙杜位。杜位是杜甫族子,李林甫死后被贬官,至德年间曾入严武幕府,后历任新州参军、夔府司马、司勋员外郎。
李氏,嫁谏议大夫杨齐宣。杨齐宣在李林甫死后,投靠杨国忠,并在其制造的“李林甫谋反案”中作证。
李氏,嫁京兆府户曹元捴。元捴在李林甫死后被贬官。
李腾空,自幼慕道,后到庐山隐迹修真。李白曾送妻子宗氏去向她学道,并赋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
李林甫又称?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李林甫因生性阴柔奸狡,被人们称为“口蜜腹剑”,又称他为“肉腰刀”。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的故事?
是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故事。据传,李林甫是唐朝时期的官员,他非常聪明且有才华,但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因此不断努力学习和磨砺自己。最终,他成为了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这个故事的结论是,勤奋和努力可以让人达到远超自己想象的成就。原因是,李林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自己的才华,不断完善自身并不断锤炼自身的思想和文化,最终才取得了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和赞誉。这个故事可以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醒我们努力学习和不断完善自己,无论何时都不要停滞不前。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成就。
李林甫家族世系?
李林甫是陇西李氏,是唐朝宗室出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736年)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李林甫的书籍?
书籍是:《大唐六典》
它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玄宗时官修,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为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旧唐书李林甫传?
旧唐书有李林甫传一文,新唐书也有李林甫传。
杖杜弄麞、立仗之马、马慵立仗等成语皆出自旧新两唐的李林甫传之中。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736年)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关于李林甫的成语?
【成语】
口蜜腹剑
【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
嘴上说的很甜美,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而势位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其人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解释:李林甫担任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有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安禄山李林甫的故事?
安禄山初见李林甫时,仗着皇帝宠信,神色倨傲。李林甫不动声色,当着他的面召见王鉷。当时王鉷与安禄山都是御史大夫,而权势仅次于李林甫,但在李林甫面前却卑词趋拜,态度恭谨。
安禄山被李林甫的威严所慑服,态度也逐渐恭谨。他平时飞扬跋扈,对朝中公卿多有侮慢,但却唯独忌惮李林甫。
李林甫每次与安禄山交谈,都能猜透他的心思并抢先说出,让安禄山惊惧不已,即使数九寒冬也会惶恐得汗流浃背,不敢有丝毫隐瞒。
安禄山返回范阳后,每次刘骆谷从长安回来,他都会问:“十郎说了些什么?”
听到美言则心中欢喜。如果李林甫说:“告诉安大夫,让他老实一点!”
安禄山便会拍着床榻,忧愁惧怕的道:“哎呀,我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