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描写泉水古诗(写泉水的诗)

2022年09月05日 10:15:102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首诗叫联句。联句诗起源于汉代。即每人一句或两句,几人共同写成一首诗,大部分水平不高,但这首瀑布联句确是佳作。

李忱(公元810-859)就是唐宣宗。

唐宣宗曾经隐居山林为僧。有一次他和闲禅师同行,禅师说自己有一首咏瀑布的句子,但续不下去。宣宗愿为他续成。于是两人合作成了这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首句是写瀑布的源,山上的涓涓细流经过千岩万壑的考验后,终于汇聚成巨大的溪流,从高崖上跌泻而下,变成瀑布。

第二句表现瀑布的高远气势。观瀑布从远处才能看见气象的高处。这两句写瀑布的形成用了拟人的手法,泉水流过千岩万壑时用了“不辞劳”,赋予瀑布经过锤炼,不怕艰难、一往无前才能形成的顽强性格。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之水倾泻而下,在溪涧中奔涌不止,冲开一切阻挡,自然是留不住的。

经过第三句的回旋,末句形成了巨大的气势,最终将奔向大海,万流归海,共同形成巨大的波涛。“作波涛”三字也极形象,瀑布的性格至此塑造得十分完整。

说到这里,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绝句《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台首档诗词鉴赏类节目

《唐诗来了》正在热播!

集诗、书、画为一体

每期时长5分钟

首播:每天18:00

锁定电视公共频道!!

描写泉水古诗(写泉水的诗)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