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峤峤的读音?
shī rén lǐ qiáo qiáo
“峤”,普通话读音为jiào,qiáo。“峤”的基本含义为山道;引申含义为山尖而高。
在日常生活中,“峤”常做名词,其基本含义为特指五岭,如峤南、峤外。
诗人李峤读音?
诗人李峤读音lǐ qiáo,“峤”在人名中一般读【qiáo】。
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是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少有才志,二十岁举进士。初为安定县尉,累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刚直廉正,因触忤武后,贬为润州司马。后召为凤阁舍人。一生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曾反对武则天在洛阳白司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被采纳。
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诗文为当时人所称道,前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后被尊为“文章宿老”。也是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著名的御用文人,其诗多为咏风颂物之作,词新典丽,而内容较为贫乏。有集五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中有其作五卷。
诗人孟郊是哪个朝代的人?
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唐代诗人李峤读音?
唐代诗人李峤的读音是lǐ qiáo。
峤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qiáo,jiào。作名词时读qiáo。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李自立诗人是哪个朝代的?
李自立 字:菊翁,号:东篱居士。1939年生,籍贯:广东。毕业于广东省立罗定师范学校,19岁任中学教师,在华南师范学院函授三年。历任教师,电影院美工,文化局编剧,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员,装饰公司经理,广东省军区老干部大学沙井分校等机构的书法、美术、摄影教员。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研究班进修三年。
风的诗人是李峤吗?
是。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
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
诗人徐俯是哪个朝代的人?
徐俯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
人物简介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主要作品
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著有《东湖居士集》6卷。早期诗风受黄庭坚影响,崇尚疲硬,强调活法,要求“字字有来处”,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诗风趋向平实自然,清新淡雅,别具一格。歌咏德兴故园的《春游湖》(一名《新营市》)是徐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风格、富有动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雨后山乡春景图。诗云:“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水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全宋诗》、《宋诗三百首》等诗集都不约而同将此诗收入其中。
李长乐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长乐,相府嫡女,字仙蕙,宛若谪仙,大历第一美人。前世心思恶毒抢走了属于李未央的一切,最后害未央死于冷宫。未央重生后,依旧处处为难未央。后被未央设计毁容,死亡。人前装的善良温柔,实则心肠歹毒城府颇深。
李未央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未央是北魏的,原型是冯太后,名不详。 冯太后(442-490年),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生于长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薨,时人称冯太后毒杀。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太和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四十九,葬于永固陵,谥号文成文明皇后。
李牧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牧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